多家银行上调消费贷额度上限,助力消费金融复苏
AI导读:
多家银行近期上调了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从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部分产品最高可提至100万元。业内分析指出,银行需重视风险管理,尤其是资金流向的监管。同时,政策助力消费金融,银行应灵活加强风险控制。
记者获悉,近期,多家银行已经上调了互联网消费贷款额度上限,从原来的20万元提高至30万元,甚至部分产品最高可提升至100万元。此外,如果借款人参与线下审批,还有可能获取更高的消费贷额度。
业内分析指出,在消费贷额度上限提升的同时,银行需要更加重视风险管理,尤其是加强对资金流向的监管。同时,消费贷与消费场景的深度融合也显得尤为重要。
银行上调消费贷额度上限,助力消费复苏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近日多家银行手机银行展示的消费贷产品进行了提额。中国银行手机银行APP上展示的两款消费贷款产品,其贷款额度上限已分别提升至30万元、50万元。当记者以借款人身份进行咨询时,中国银行相关工作人员透露,这两款产品此前的最高额度分别为20万元、30万元,近几天才进行提额。
据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介绍,其中一款产品全线上审批、随借随还,目前最低利率约3.1%;另一款产品则需要线下审批,虽然额度上限超过前者,但最低利率也更高,目前约3.9%。
建设银行的手机银行App显示,其某款消费贷款产品的最高贷款额度提升至30万元。对于优质客户,如“上班族”且就职企业名列建设银行白名单的话,额度上限最高可提升至100万元。
招商银行的手机银行App显示,该行的某贷款产品目前最高可借30万元。
记者了解到,尽管部分银行近期上调了消费贷款额度上限,但授信额度真正能触及该上限的,往往局限于该银行的优质客户。比如,上述中国银行的工作人员所言,以一个上海的“上班族”为例,如果月入2万元左右,且名下暂时没有房产,一般是申请不到最高额度的。
业内专家表示,消费贷产品额度上限扩容,确实能够满足一些指定客群的大额消费需求,例如装修、购车、医美等重点消费场景。同时,银行也应灵活加强风险控制,让释放额度真正惠及有需要的消费者。
政策助力消费金融,银行需灵活加强风险控制
银行近期提高消费贷额度的举动,与近期出台的相关政策息息相关。据新华社3月14日消息,金融监管总局印发通知,要求金融机构发展消费金融,助力提振消费。
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消费贷产品额度上限扩容,有助于满足指定客群的大额消费需求。不过,如何在更多额度、更长期限的授信业务与风险管理工作中取得平衡,银行等机构仍面临挑战。
博通咨询首席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提高信贷额度上限能够迎合消费者对于更高金额的商品或服务的需求,促进整个产业链的需求增长。
此外,他认为:“从短期来看,消费贷额度上限扩容对促消费可能有较为明显的积极作用。长期看,需要关注消费贷资金的流向和使用情况,防止资金被挪用。银行也应灵活加强风险控制。”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