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高层密集调整,央国企成主力军,行业面临新挑战
AI导读:
下半年以来,超20家房企董事长发生变动,央国企成调整主力军。行业进入新阶段,房企管理者需适应新形势,进行能力重塑。行业整体销售承压,房企面临业绩压力,高管调整成为应对市场与业绩压力的表现。同时,房企管理层调整也是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与业务调整的需要。上市房企董事长薪酬普遍降低,以应对市场新形势。
一场无声的人事风暴正席卷房地产行业,房企高层调整成为行业新焦点。下半年以来,从大型央企到地方国企,从千亿巨头到区域性房企,房企董事长变更的消息接连出现。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仅六月初至今,便有超20家房企董事长发生变动,相当于平均每周都有一把手“换人”,这一密集调整现象引发市场广泛关注。
同时,在本轮房企董事长“换防潮”中,有不少都是央国企,比如五矿地产、北京住总、招商蛇口、中交地产、华侨城、城建发展、大龙地产等,此外还有金科股份这类已经进行重整的出险房企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房地产行业进入新阶段,房企管理者也需要适应行业新形势,进行能力重塑。过去企业发展依赖金融杠杆和土地资源,而现在则更考验企业的内在管理能力、产品创新能力和运营效率等。
房企董事长密集调整,央国企成“主力军”
2025年以来,房地产企业进行大规模组织架构调整,已是行业常态。而下半年尤其是近期,多家房企的“一把手”出现调整。11月18日,上海国企光明地产宣布,因达到法定退休年龄,陆吉敏请求辞去公司董事长等职务,同时补选王伟为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11月13日,央企五矿地产宣布,何剑波因人员轮换、继任规划安排,辞任执行董事等职务,高层变动之际,五矿地产执行董事兼董事总经理戴鹏宇,获委任为董事会代理主席。
同样在11月份,大龙地产、北京住总也出现“一把手”调整。11月13日,大龙地产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李文江因工作调动,辞去董事等职务,同时推举赵长松代行董事长职责。11月10日,北京住总集团召开干部大会,经北京城建集团党委常委会研究,张锁全兼任北京住总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等职务。值得注意的是,在本轮房企董事长调整潮中,有不少都是前述四家这类地产央企、或地方国企。
比如,央企中交地产,在今年9月份选举了王尧为董事长;央企华侨城,今年9月份宣布,选举吴秉琪担任公司第九届董事会董事长;北京国企城建发展,今年也进行了高层换防,7月份时选举出齐占峰为董事长。央国企开发商,为何成为本轮房企高层调整的“主力军”?中指研究院企业研究总监刘水表示,部分国资背景房企的变动,体现了国企改革中优化资源配置、加强管控的导向,以及正常的新老交替、人事常态化调整。
“一把手”面临重重考验,薪酬普遍降低
据第一财经不完全统计,下半年以来,董事长变动的房企数量超20家,除了央国企“主力军”,还有出险房企因基本面发生较大变化,高管也进行了大调整。比如,已经进行重整的金科股份,今年10月召开2025年第三次临时股东大会,郭伟获任金科股份董事长等职务。此外,今年高层大调动的房企,不乏一些业内的“头部选手”。10月13日,万科发布公告,宣布黄力平为公司董事长,辛杰辞去董事长职务。9月15日,招商蛇口宣布,蒋铁峰因工作调动辞去董事等职务,朱文凯被选举为第四届董事会董事长。
刘水表示,一方面因行业整体销售承压,房企面临业绩压力,2022年以来上市房企连续亏损,亏损额连续扩大;2025年上半年,上市房企中超六成企业出现亏损,高管调整是应对市场与业绩压力的表现。另一方面,房企管理层调整,是推动企业战略转型与业务调整的需要。严跃进也表示,房企高层密集变动,主要源于行业深度调整与企业战略转型的双重压力。最近6年,房地产经历了深度调整,对房企销售规模、利润等带来深度影响,企业商业模式也出现调整需要。
不仅如此,上市房企董事长的薪酬也普遍降低,以应对市场新形势。据WIND数据统计显示,A股地产板块78家上市房企中,2022年董事长的薪酬额总计为8657万元,到2023年该数据微降至8238万元;到2024年,这些房企董事长的薪酬明显下调,78家企业对应的薪酬总额为6938万元。刘水认为,随着房地产进入新模式、新阶段,房企管理者也需要进行能力重塑,包括转变思维、进行能力重建等,以适应新形势下的市场需求。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