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基本医保的重要补充,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服务方式不断创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指导意见,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加强专业机构发展,促进与医疗医药深度融合,提升创新药保障力度。

  商业健康保险作为基本医保的重要补充,能够针对医疗费用、重大疾病、长期护理等风险提供保障,是保险业发挥筑牢社会保障网功能的重要险种。健康保险在持续快速发展的同时,产品形态单一、行业经营能力不足等问题也逐步显现,制约了服务保障水平的提升。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关于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针对性地优化现有政策,推动健康保险高质量发展。

  产品供给更加丰富

  近年来,商业健康保险产品供给增加,有力保障了人民健康。金融监管总局公布的信息显示,目前,保险公司在售商业医疗保险产品超过1.1万个,既包含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等,也包含公立医院国际部、私立医院乃至境外医院的中高端医疗保险产品;既包含企事业团体医疗保险,也包含个人医疗保险,较好地满足了人民群众多层次健康保障需求。部分保险公司针对慢性病人群,专门开发了相关医疗保险产品,如平安e生保2023(慢病版)医疗保险、太平超e保(慢病版)医疗保险等,通过适当放宽投保条件,对有既往症和慢性病的老年人群给予合理保障。

  与此同时,商业健康保险的服务方式更加丰富。保险公司通过与健康管理服务机构、医疗机构、康复服务机构、护理服务机构等进行合作,丰富健康管理服务内容,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保障需求,推动商业健康保险从“保疾病”向“保健康”转变,不断优化被保险人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服务。

  人保健康围绕慢病管理、院内带病体管理、院内外康复护理三大领域,建立疾病风险管理流程和标准。面向Ⅱ型糖尿病患者及空腹血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人群,人保健康与北大第一医院等第三方机构合作,推出“甜蜜无忧”+“好医护”综合糖尿病专属健康管理保障计划,提供糖尿病并发症保险保障和优质医疗服务与健康管理。

  北京大学中国保险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郑伟表示,“十四五”期间,保险业更加深入参与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建设,健康保险实现多样化发展,既包括纯粹的商业健康保险,也包括服务社会保险的社商合作型健康保险,还包括带有一定政策支持的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惠民保”。

  为持续提升健康保险服务保障水平,《意见》明确了健康保险不同细分领域相应要求,提出积极发展商业医疗保险,规范发展短期医疗保险,加快发展商业长期护理保险,稳步发展疾病保险,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保险公司开展分红型长期健康保险业务。这进一步丰富了健康保险保障内涵,拓宽了产品形态和功能,有利于深化健康保险改革。

  推进专业机构发展

  专业健康险公司是服务人民健康的重要力量之一。20年前,中国人保发起设立了我国第一家专业健康保险公司——中国人民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费收入从2005年的0.5亿元提升至2024年的487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43.1%。

  在专业健康险公司之外,人寿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公司、财产保险公司等保险机构经批准后也可以经营健康保险业务。金融监管总局最新公布的保险机构法人名单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共有238家保险机构,其中健康险公司仅有7家。2024年,我国短期和长期商业健康保险保费收入合计9773亿元。尽管增长迅速,但专业健康险公司在整个健康险市场中的份额仍然有限。

  为增强健康保险公司核心竞争力,《意见》加强了政策支持力度,提出探索符合健康保险特点的发展战略和经营模式,促进医养康养相结合;支持监管评级良好的健康保险公司,试点提高健康管理在健康保险产品净保费中的成本分摊比例上限,更好满足消费者综合保障需求。

  深度融合医疗医药

  为促进健康产业协同发展,《意见》提出要促进健康保险与医疗、医药深度融合,支持与药械企业建立联动合作机制,探索按疗效付费等创新药械多元化支付方式。市场上商业医疗保险产品已形成“全覆盖、多层次”的保障体系,助力提升创新药的可支付性。保险公司还针对创新药品和治疗方式推出专属产品,如特药医疗保险、细胞免疫疗法医疗保险等。商业健康保险已成为基本医保之外重要的创新药支付方式,创新药保障力度逐年增强。据统计,2024年商业健康保险对创新药械的总赔付金额约为124亿元,该支付规模连续三年高速增长。

  在资产端,保险公司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债券股票、直投未上市企业股权等多种方式开展医疗健康领域投资,支持创新药项目发展。今年4月份,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相关通知,明确保险公司开展重大股权投资可以投资与保险业务相关的医疗企业,支持医疗产业发展。

  近年来,已有多家保险公司设立大健康产业投资基金,投资多家医疗企业。中国人寿大健康基金总规模达500亿元,总投资项目超60个。太保大健康投资组合已覆盖828家医疗企业,总投资金额超800亿元。金融监管总局相关司局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加快研究出台浮动收益型健康保险等配套业务细则,督促各保险公司落实《意见》要求,丰富产品供给,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对高质量健康保障的需求。

(文章来源: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