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资2025上半年持仓布局揭晓,银行通信股成加仓重点
AI导读:
2025上半年险资持仓布局浮出水面,二季度末重仓1067只股票,市值达1.57万亿元,加仓银行、通信等行业。'险资系'私募大基金成加仓重要渠道,试点金额达2220亿元。险资偏好高分红、低估值股票,银行板块成配置'压舱石'。
蓝鲸新闻9月4日讯(记者陈晓娟)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持续披露,险资2025年上半年持仓布局全貌逐渐清晰,险资投资动向备受市场关注。Wind数据显示,险资二季度末在A股市场重仓1067只股票,持仓市值达1.57万亿元,其中280只个股获得加仓,资金流向银行、通信等行业,如中国人寿增持中信银行、中国移动,太平资产增持中国移动,反映出险资偏好高分红、低估值的高股息股票,注重收益确定性和风险可控性。
眼下,“险资系”私募大基金成为加仓重要渠道,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加速落点,至今已有三批试点,试点金额达2220亿元。以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联合发起的鸿鹄基金为例,一期跻身伊利股份、陕西煤业、中国电信十大股东;二期现身于中国石油、中国神华前十大股东;三期1号产品出现在中国石化、大秦铁路前十大股东中,配置标的多为“中字头”企业。
业绩方面,新华保险半年报披露鸿鹄基金一期截至6月末总资产571.12亿元,净资产556.84亿元,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2.03亿元,净利润9.68亿元,兼具功能性与盈利性。
金融监管总局数据显示,截至二季度末,保险公司资金运用余额36.23万亿元,其中投向股票的资金余额3.07万亿元,较2024年四季度末增长约6400亿元。险资现身1067只A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合计持股926.7亿股,持仓市值1.57万亿元,加仓个股集中在银行、硬件设备、通信等领域。
从持仓偏好来看,险资“稳健属性”凸显。银行板块以4376亿元持仓市值领先,成为配置“压舱石”,公用事业与交通运输因现金流稳定、波动小持续获青睐。制造业领域,硬件设备、电气设备、化工行业持有个股数排名前三。
中泰非银葛玉翔团队研报显示,二季度险资重点增持通信、银行、食品饮料等22个行业。重点个股方面,中国人寿增持中信银行、中国电信等;平安和太保增持京沪高铁;太平资产增持中国移动。减持方面,泰康减持招商公路;国寿减持中国石化和欧派家居。

图片来源:中泰证券研报截图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活跃,截至8月20日,年内举牌上市公司次数达30次,创近年新高,其中H股市场举牌25次。险资举牌偏好红利资产、侧重财务投资、青睐H股,银行股因稳定分红和低估值成为重点对象,如平安举牌工商银行H股、邮储银行H股等。
公用事业、能源和交通运输行业也受青睐,如长城人寿举牌中国水务、大唐新能源等。保险资金以高分红、低估值股票为权益投资底仓,根据市场调整配置节奏,保持均衡分散,优化品种确保安全边际,通过主动管理增厚收益。
在上市险企中期业绩会上,管理层释放权益投资配置新思路。中国人保副总裁才智伟表示,高股息股票在利率下行背景下对稳定投资收益有积极作用,将稳步加大OCI股票配置。中国人寿副总裁刘晖表示,对下半年A股市场持乐观态度,将关注科技创新、先进制造等方向投资机会,同时聚焦港股市场新经济领域与高股息板块。
7家险资系私募基金获批,长期投资改革试点金额达2220亿
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已开展三批,试点金额合计2220亿元,头部险企均获批参与。目前,险资系私募证券基金达7家,包括国寿资产与新华资产共同出资的国丰兴华(北京)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

(图片来源:蓝鲸新闻记者制表)
中基协官网显示,6只险资系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已进入运作阶段。伴随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部分基金持股情况揭晓,如鸿鹄基金一期进入伊利股份等前十大流通股东。
新华保险半年报披露鸿鹄基金经营情况,总资产571.12亿元,净资产556.84亿元,上半年净利润9.68亿元。

(图片来源:新华保险2025年半年报)
新华资产总裁陈一江介绍,鸿鹄基金一期已完成建仓并取得良好收益,二期基本完成建仓,三期从7月初开始启动,标的公司选取标准包括治理良好、股息稳定等。
(文章来源:蓝鲸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