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日富达基金年内二次增资,外资公募增资潮涌,产品线丰富,业绩亮眼。九家外商独资公募超九成产品净值增长,新品布局提速,注重A股市场,看好科技成长方向,中国股票对全球投资者吸引力凸显。

  近日,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1.82亿美元增至2亿美元,增幅近10%,基金增资成为市场关注焦点。值得注意的是,这已经是该公司年内第二次获得增资,显示出外资对中国资本市场的持续看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A股行情转暖,外商独资公募的产品线也在陆续丰富——年内新发基金涵盖不少权益类产品,这与此前相对侧重固收类产品发行的情况有所不同,市场布局更加多元化。
  此外,从外资公募的存量产品业绩来看,Wind数据显示,截至11月12日,目前九家外商独资公募产品中,年内实现净值增长的数量占比超过九成,业绩表现亮眼,吸引更多投资者关注。
  富达基金年内第二次获得增资,仍为外商独资
  近日,富达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富达基金)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金进一步提高。根据天眼查信息统计,截至10月31日,富达基金获得投资人的增资,具体为FIL ASIA HOLDINGS PTE.LIMITED,这也是富达基金的独资股东。据悉,增资前的出资为1.82亿美元,增资后变为2亿美元,对比变更前的注册资本提升了9.89%。
  需要指出的是,该公司年内已完成两次增资。今年2月,公司注册资本由1.6亿美元增至1.82亿美元,增幅为13.75%,增资步伐稳健。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已有十余家公募基金公司实施增资,合计增资金额超过20亿元。在外资系公募中,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由6亿元增至9.5亿元;联博基金注册资本由3亿元增至5亿元,行业增资潮涌。
  有分析指出,随着A股行情转暖,特别是在以ETF为代表的指数化产品跨越式发展背景下,外资系公募的优势能够进一步发挥。在此基础上,股东也在进一步加大资本投入,加强公司抵御风险的能力,为未来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近年成立的外商独资公募基金,都多次获得股东增资,其中有部分基金公司的增资规模较大。比如去年开业的安联基金,在去年获得了大股东安联全球投资的3亿元增资,注册资本翻倍,增资力度显著。
  对于外商独资公募的股东增资原因,有分析指出,一方面是为了开拓新的业务,另一方面也是出于持续经营的需求。特别是遇到市场环境不佳时,公募机构的盈利水平会受到影响。当出现盈利不明显甚至亏损时,就会持续地消耗公司的存量资本,增资成为必要选择。
  外资公募积极布局新品,存量产品年内投资胜率提升
  截至2025年11月,国内共有9家外商独资公募基金公司,包括6家新设机构和3家由中外合资转为外商独资的公司。从旗下产品的年内收益率来看,超九成产品实现净值增长,投资胜率显著提升。
  Wind统计显示,9家公司旗下共有547只基金,在有年内收益率统计数据的532只基金中,截至11月12日,有512只基金年内收益率为正,占比达到96.24%。这一比例在此前两到三年都没有出现,甚至之前大量产品年内收益率告负,如今业绩反转明显。
  从头部业绩产品来看,截至11月12日,宏利成长年内收益率达到88.32%。另外,有10只基金年内收益率在80%以上(统计所有份额),业绩表现抢眼,成为市场焦点。
  此外,今年三季度,有47只基金的单季度业绩超过50%。总体来看,448只基金单季度实现正收益,特别是一些主动权益类基金的业绩出色,比如宏利转型机遇、摩根新兴动力等产品,展现出强大的赚钱效应。
  从这些业绩靠前的基金来看,普遍是主动权益类产品。而从今年以来的重仓股配置来看,基金普遍都在AI、半导体产业中有所布局,中际旭创、工业富联、寒武纪-U、新易盛、中芯国际等都是常见的配置品种。不仅如此,基金经理也在三季报中多次指出,2025年的科技投资依然存在着许多机会,科技板块前景广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2025年以来外资公募的新品布局也在提速。Wind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前述9家外资公募共成立了90只新基金(统计所有份额),占所有基金数量的16.45%。其中,权益类基金(统计偏股混合型、QDII股票型、指数增强型、普通股票型、灵活配置型、被动指数型基金)的数量共有41只,摩根基金、宏利基金等机构在今年成立的新基金数量居前,新品布局加速。
  机构加大产品的发行,并且注重A股市场的布局,体现着外资系公募对中国资本市场优质资产和科技成长方向的看好。有基金经理在三季报指出,仍然对中国的权益资产抱有较大的信心,中国的确定性相较于世界的不确定性显得尤其重要,在所有资产类别中,中国股票无疑对全球投资者具有吸引力,投资价值凸显。

表格数据仅统计初始基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