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公募基金费率改革成效显著,降费让利投资者约187亿元
AI导读:
记者从上海证监局获悉,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以来,上海机构降费让利投资者约187亿元。截至9月末,超2000只基金产品降费,浮动费率产品首募164亿。同时,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产品超百只。在对外开放方面,支持境外机构投资,促进资本流动和投资便利化。
记者从上海证监局了解到,依托《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上海证监局正稳妥推进公募行业改革举措落地落实,提升投资者获得感。在公募基金费率改革的大背景下,上海机构展现出强大的行动力,共降费让利投资者约187亿元,这一举措无疑增强了公募基金的市场吸引力。截至今年9月末,上海已有2000余只主动权益类基金产品、指数基金主动降低管理费率、托管费率,累计让利投资者约128亿元;已有超过4400只产品调降交易佣金费率,累计让利投资者约59亿元,进一步减轻了投资者的负担。
同时,上海证监局还积极支持上海公募基金管理人推出与基金业绩挂钩、投资者回报绑定、鼓励长期持有的浮动费率基金产品。目前,上海已获批发行16只新型浮动费率产品,首募规模达164亿元,为投资者提供了更多元化的投资选择。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上海证监局也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9月末,上海公募基金管理人社保、年金、养老金等“三支柱”产品数量超过800只,同比上升10%,管理规模1.5万亿元,同比上升28%,展现了公募基金在养老领域的强大实力。
此外,理财公司产品投向公募基金规模同比增长超过300%,信托公司产品投向公募基金规模增长超过200%,显示出市场对公募基金的强烈信心。上海107只产品被纳入个人养老金基金名录,数量占全国35%,其中养老目标基金80只、指数基金27只,个人养老金规模合计超过50亿元,为投资者提供了丰富的养老投资选择。在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方面,上海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支持境外机构投资设立或持有基金公司股权,已有7家外商独资、23家中外合资基金公司在沪展业,促进了公募基金行业的国际化发展。
2024年5月,支持临港新片区正式出台全国首个公募基金领域数据跨境一般数据清单,持续推动试点落地,至今已有6家外资基金公司完成数据跨境传输项目备案。近一年,2家外资银行获批开展基金托管业务、1家台资银行取得基金销售业务资格。截至2025年9月,上海9家公司开展基金互认业务,67只ETF产品纳入北向沪深股通合格ETF名单,更好地满足境外投资者配置需求。发行3只ETF互挂产品,将上交所上市的光伏、沪深300、上证红利ETF产品与香港、新加坡市场上市的科技类ETF产品进行相互投资,这一创新举措促进了不同市场间资本流动和投资便利化,为公募基金行业注入了新的活力。(文章来源:上观新闻)(原标题:公募基金费率改革以来,上海机构已降费让利投资者约187亿元)(责任编辑:73)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