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高管频繁退休,行业新老交替进行时
AI导读:
10月10日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贺燕萍到龄退休,其执掌十年使公司规模突破千亿。年内多位公募高管因年龄原因离任,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新老交替实属正常。
公募基金行业再迎一位老将退休卸任,基金行业迎来新老交替阶段。
10月10日,西部利得基金发布高管变更公告,公司总经理贺燕萍到龄退休,离任公司总经理职务,董事长何方代任。贺燕萍执掌西部利得基金近十年时间,并带领其从一家管理规模不足百亿、排名行业末端的小型基金公司,跃升至管理规模突破千亿的行业中游力量,西部利得基金也成为行业中一个中小基金公司的突围范本。
十年时间打造“基础产品供应商”,基金发展稳中求进。公开履历显示,贺燕萍金融证券从业经验丰富,历任华夏证券研究所客户部经理,中信建投证券机构销售部总经理助理,光大证券销售交易部总经理,光大证券资产管理公司总经理,国泰基金副总经理,自2015年11月起担任西部利得基金总经理。执掌西部利得基金十年间,贺燕萍确定了西部利得基金风格稳定不漂移的“基础产品供应商”差异化定位。在该战略指引下,西部利得的各个业务条线展现出稳定与韧性,固收、量化、权益、混合资产等赛道齐头并进,打造出多只受到市场较高认可的产品。
同时,西部利得基金建立起以“积木式矩阵架构”与“WISE 系统”为核心的“共享式”组织体系。其中,“积木式矩阵架构” 旨在将公司组织功能模块化,实现权责清晰、高效协同的运作模式,让决策回归专业,让组织自我驱动;“WISE系统” 则是西部利得投研体系的科技内核,这套自主研发的系统不仅提升了投研效率,同时助力基金经理将个人脑海中的选股逻辑与投资经验,转化为可回测、可迭代、可传承的标准化系统模块。
贺燕萍推动了公司管理规模与发展质量的稳步提升。截至6月30日,西部利得基金非货币基金管理规模实现超过25%的复合年均增长率,公司整体管理规模突破千亿,非货排名行业达到前50名。贺燕萍表示,经营战略稳、产品策略稳、员工队伍稳这“三个稳”是贯穿公司十年发展的内核。在高管变更公告上,西部利得基金董事会对贺燕萍在职期间为公司业务经营发展做出的贡献表示了感谢。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随着组织体系和企业文化的日臻成熟,西部利得基金构建了具有自身特色的企业名片。贺燕萍的“功成身退”,在行业高质量发展背景下,不仅为其个人职业生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也为西部利得基金依靠体系化平台,开启可持续发展的新征程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年内多位公募高管到龄退休,行业迎来新老交替。2025年以来,公募基金高管变更较为频繁,且因年龄而离任的基金公司掌门人数明显增多。比如,9月6日,信达澳亚基金公告称,朱永强因到龄退休自9月5日起离任公司总经理。朱永强出生于1965年9月,2019年12月加入信达澳亚基金,彼时公司规模接近100亿元,近年来,市场环境复杂多变,信达澳亚基金在朱永强带领下发展迅猛,权益、量化、固收协同发力。再比如,8月29日晚,诺德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潘福祥到龄正式退休。潘福祥2004年参与组建诺德基金,从2006年开始历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并于2015年担任董事长,为诺德基金效力超19年。今年以来,还有交银施罗德基金原总经理谢卫、华安基金原董事长朱学华、华宝基金原董事长黄孔威、方正富邦基金原董事长何亚刚、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原董事长吴显玲等因任职年龄原因离任。这些因年龄原因离任公司的掌舵者们,见证了所在基金公司以及公募基金行业的快速发展,为公司以及行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在业内人士看来,当下,公募基金行业从高速发展进入到高质量发展新阶段,行业新老交替实属正常,随着这些行业元老级人物陆续退休,也会有新生力量不断加入,为行业发展带来新鲜血液。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