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份超400只基金公告限购,绩优基金控规模引关注
AI导读:
8月以来超400只基金公告限购,涵盖混合型、股票型、债券型等品类。绩优基金控规模,本质是平衡规模与收益的理性选择,反映公募行业转型。普通投资者应理性参与,采取定投、设置止盈止损等方式。
近期,A股市场投资情绪升温,绩优基金持续吸引资金流入。Wind资讯数据显示,8月份以来已有超400只基金公告限购,涵盖混合型、股票型、债券型等多个品类,其中不乏多只年内业绩表现突出的产品。
以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为例,截至9月5日,该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居全市场第一,却于9月5日起将单日申购上限从100万元骤降至1万元,引发市场广泛关注。业内人士分析,此举一方面是引导投资者理性决策,避免因市场热度冲动投入大额资金;另一方面是合理控制规模增长,保持投资策略稳定性与有效性,为持有人争取长期可持续回报。
事实上,上述基金此前已多次提示风险。其2025年中期报告明确提出,产品聚焦新质生产力相关行业,高成长性伴随高波动,投资者需先厘清三大问题:是否已经通过底层资产了解清楚产品的特性、能否承受历史最大回撤、是否匹配投资期限与收益预期,越是市场热度高时,越要做好适当性管理,根据自身风险承受能力审慎决策。
永赢科技智选混合发起的限购升级,是近期绩优基金(基金SEO关键词)密集控规模的缩影,近日还有多家公募机构发布限购公告。中信保诚基金公告,中信保诚多策略混合(LOF)暂停10万元以上大额申购;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中国)有限公司对大摩多因子策略混合设置500万元单日申购上限;海富通基金则宣布,海富通国策导向混合自9月8日起单日申购上限为500万元。截至9月5日,上述三只基金年内净值增长率均处于同类产品中上游水平。
“绩优基金密集限购,本质是平衡‘规模’与‘收益’的理性选择。”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总监孙珩在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背后逻辑主要有两重:一是策略容量约束,部分绩优基金聚焦中小盘、特定行业或细分赛道,相关标的流动性有限,若规模过快膨胀会显著抬升交易成本、降低调仓灵活性,甚至导致原有投资逻辑失效。例如小盘风格基金若规模骤增,可能被迫转向大盘标的,偏离产品定位;二是维护投资者利益,新资金短时间大量涌入时,基金经理可能在净值高位匆忙建仓,既增加交易损耗,又可能摊薄原持有人收益,限购能将规模控制在合理区间,保障策略连贯性。
孙珩进一步表示,这一现象更反映出公募行业的转型——从过往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重视投资者回报的精细化运营模式,长远来看有助于提升行业口碑与投资者信任度。
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面对高波动的绩优基金(绩优基金SEO关键词),如何理性参与?对此,深圳市前海排排网基金销售有限责任公司公募产品运营曾方芳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第一,采取定期定额的投资方式,例如每月投入固定金额,这样可以在市场下跌时买入更多份额,从而摊薄成本、平滑波动。同时,在市场上涨时,定投也能发挥显著优势。当市场处于上升趋势时定投,随着时间的推移,投资者能够持续积累基金份额,分享市场上涨带来的收益。第二,设置合理的目标收益率,一旦达成及时止盈;也可设定最大回撤阈值,触及即止损。此外,可参考指数估值分位水平,在市场高估时择机退出。第三,通过“核心—卫星策略”进行组合配置,分散投资以降低整体组合的波动风险。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
(原标题:8月份以来超400只基金公告限购)
(责任编辑:137)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