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本文探讨了创新药产业的长期投资价值,指出技术突破、政策支持、资本认可共同推动行业红利释放。通过ETF布局创新药板块,可有效分散风险,把握行业整体增长红利。当前,创新药行业已从“跟跑者”变为“引领者”,政策暖风频吹,市场准入和支付端创新不断,为行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创新药的投资价值并非短期脉冲,而是长达数年的产业红利。当技术突破、政策支持、资本认可形成共振,布局黄金赛道的指数工具,是分享这一红利的最优解。

7月以来,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连创阶段性新高,年内涨幅分别达106.7%、32.3%。我国创新药行业已从“跟跑者”蜕变成“引领者”。

当下,国产创新药研发领域引领国际潮流,研发实力的蜕变正加速推动行业发展和价值重估。普通人把握创新药浪潮的答案藏在资金流向中,上周跟踪港股创新药相关指数的ETF产品净流入42.6亿元。

在众多创新药ETF产品中,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及其联接基金、创新药ETF(159992)及其联接基金优势突出。近日,港股创新药ETF(159567)跟踪的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调整方案引发关注,该指数拟剔除医药外包服务(CXO)企业,并将调样频率从半年一次提升至季度调整。

CXO企业是创新药产业链的服务商,而指数调整后聚焦的创新药制药企业,则是“创新的源头”。剔除CXO后,指数纯度和锐度更高,前十大成份股中大部分是Biotech(生物科技公司)。此外,调样频率的提升让指数更具“灵敏度”。

今年以来,创新药行业政策暖风频吹。药监局、医保局、证监会等多部门密集出台利好,涵盖优化审评审批流程等全链条支持措施。融资端,地方设立产业基金投资创新药,科创板第五套标准公布,Biotech企业有望开辟新的融资渠道。

在市场准入端,创新药上市后可同步申请医保指导。支付端的创新更具突破性,医保目录和商保创新药目录将“双轨并行”。截至2024年底,本土企业原创新药累计达3575个,2024年新增创新药704款,超越美国成为全球第一。

截至7月31日,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7月连创阶段性新高,年内涨幅达32.3%。当前创新药产业趋势与2020—2021年明显不同,我国创新药行业已从“跟跑者”变为“引领者”。

从需求端来看,创新药行业增长确定性强。从供给端来看,新药研发高技术壁垒决定了优质供给的相对稀缺性。然而,创新药研发的高风险特性使得个股投资难度较大。通过ETF布局整个创新药板块,是有效分散风险、把握行业整体增长红利的便捷途径。

目前在跟踪中证创新药产业指数的7只ETF中,银华创新药ETF规模接近100亿元,居首。港股及跨市场中,银华港股创新药ETF跟踪的国证港股通创新药指数年内涨幅达106.7%。据悉,8月11日港股创新药ETF(159567)将实施拆分除权。

来源:证券时报基金研究院

(文章来源:券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