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过去27年公募基金行业明星辈出,但如今面临被动投资挑战。ETF规模激增,主动基金地位受挑战,基金经理批量离职成常态。公募行业正迈向“平台时代”,多基金经理共管、科技赋能成趋势,投资者选择策略需与时俱进。

  过去27年,公募基金行业历经辉煌,明星基金经理辈出,“选基金就是选人”成金科玉律。但如今,这一理念正面临挑战。

  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7月末,ETF规模已超4.5万亿元,有望年内突破5万亿。被动投资盛行,主动基金能否创造超额收益?这挑战着主动基金的地位,也叩问着基金经理的价值。

  面对竞争,部分主动基金经理将产品改造为类工具化产品,持仓集中度超指数基金。同时,也有基金经理选择离开,今年以来已有近3000条基金经理变更事项,基金经理批量离职成常态。

  公募行业正从“明星时代”迈向“平台时代”。证监会印发《行动方案》,提出加快投研体系建设,支持基金经理团队制管理模式。

  我们可以看到,多基金经理共管模式兴起,打破单个基金经理能力圈限制,保障基金运作稳定性。同时,基金公司也通过科技赋能、平台搭建降低对个人能力的依赖。

  传统依赖明星基金经理的“手工作坊”模式已成过去,打造团队作战、专业分工、科技赋能的平台式基金公司成为主流。

  面对行业变化,投资者基金选择策略亦需与时俱进。在“去明星化”趋势下,基金公司投研团队的整体实力更为关键,“选人”理念正被选团队、选平台、选机制的新思维代替。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