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年来并购领域政策频出,推动并购市场热潮。闭门研讨会聚焦并购政策趋势、机遇与挑战。多位嘉宾分享并购实战经验,探讨控股型并购路径及退出方案,并购正成资本、产业与政策重要桥梁。

  腾讯音乐并购喜马拉雅、安踏并购狼爪、高瓴竞购星巴克……并购案例频发。近年来,并购领域政策暖风频吹,从新“国九条”明确鼓励并购重组,到证监会“并购六条”深化市场化改革,共同推动并购市场热潮涌动。

  7月29日,“并购破局:存量时代的投退博弈”闭门研讨会在北京成功举办。活动现场,来自政府投资基金、产业资本、GP/LP及中介机构的5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围绕并购市场的政策趋势、机遇与挑战,并购投资的交易实践等话题,展开精彩分享和深度讨论。

  在圆桌讨论环节,多位长期深耕并购一线的机构代表,围绕并购基金从少数股权投资迈向控股型运作的路径探索,以及在退出渠道受限背景下的交易执行与投后整合,分享了实战经验与应对思路。

  从VC基因到并购逻辑的“重构”路径

  随着中国并购市场的不断发展,控股并购型交易正越来越多地走进公众视野。元禾辰坤合伙人王吉鹏指出,过去依赖美国VC模型的高回报模式已不再适应当前中国市场的退出环境,并购因此成为更加现实的选择。

  他进一步表示,近年来,元禾辰坤加大了对并购基金的关注,并强调与产业结合的并购。尽管当前控股型并购项目通过IPO退出的路径尚在探索之中,仍无碍PE/VC团队对并购交易的持续关注与积极实践。

  与此相呼应的是纽尔利资本董事总经理陈宇,他提到,并购基金的运作与VC基金截然不同,在国内市场,控股型并购不仅意味着资金的投入,更需要涉及长期的产业整合与管理能力,这对投资机构来说是巨大的挑战。

  中关村大河资本合伙人李荣阁也强调了从少数股权投资向控股型并购转型的挑战。他表示,要打破这一僵局,未来不仅需要政策进一步放宽,还需要行业参与者在并购操作中的更多经验积累与创新模式。

  从早期项目的高回报追求到并购市场中的稳健运作,这不仅是基金运作方式的变化,更是对投资逻辑、风险管理与行业整合能力的全面提升。

  基金、上市公司与跨境并购共舞

  在中国并购市场,退出依然是基金面临的最大压力之一。本次闭门会现场,多位嘉宾分享了海外市场并购基金的交易与退出实践。一村资本董事总经理钱少东分享了团队在并购过程中的投后管理与整合经验。

  他透露,一村资本当前在并购操作中主要采取两类策略路径:一是围绕核心资产开展并购,包括重点关注欧洲市场中的隐形冠军;二是围绕上市公司开展产业协同型并购,通过与上市公司建立战略合作,助力其海外市场拓展与本土业务的纵深发展。

  在产业深度结合、跨境并购和政策环境变化等因素推动下,越来越多股权投资基金管理人不再单一依赖传统的IPO退出路径,而是探索更具可操作性的并购退出方案。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