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入市热潮涌动,银行理财与公募基金成边际力量
AI导读:
随着市场风险偏好提升,多路资金积极入市。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有望成为下半年重要边际力量,增量资金陆续入场,股债比价达历史极值,流动性宽松为A股提供估值支撑。
随着市场风险偏好的逐步提升,多路资金正在积极入市。业内人士认为,在“险资先行”后,银行理财和公募基金有望成为下半年的重要边际力量,赚钱效应带来的资金共振趋势或延续。
愈来愈多的增量资金选择借基入市。Choice数据显示,截至8月1日,近两周,沪深两市股票型ETF的周净申购份额分别超过60亿份、50亿份。同时,7月,权益类(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新发规模也达到347亿元,较6月的292亿元增长18.8%,新发数量环比增加26只,多只“小爆款”产品首募规模超20亿元。
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的《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半年报告(2025年上)》也显示,今年上半年,理财产品资产配置较年初有所调整,配置公募基金的比例达到4.2%,较去年末提升了1.3个百分点。
新“子弹”正快速打入市场。Choice数据显示,5月1日至8月1日成立的主动管理型基金中,逾七成产品成立以来获得正收益,超两成产品净值涨逾5%,业绩最好的产品涨幅接近13%,展现出较快的建仓速度。
权益类公私募基金的整体仓位也明显提升。据信达证券统计,截至7月25日,公募主动偏股混合型基金的平均仓位约为85.99%,较7月18日上升2.05个百分点。私募排排网数据也显示,同期股票私募仓位指数为75.85%,较7月18日上涨了0.76个百分点。
更多的增量资金有望陆续入场。中泰证券研究所固收团队发布研报表示,包括保险(保险私募子公司)、理财、公募基金、信托在内,2025年主要类型的机构预计将带来约3万亿元增量资金入市。
同时,这一轮资金驱动的另一大背景是股债比价达到历史极值。上述中泰证券团队认为,机构、居民的负债端变化驱动资产端配置向权益资产转移。基于预期收益率的要求推动风险偏好系统性抬升,股、债资产为替代关系而非互补关系。
今年以来,“险资先行”为市场注入了一波增量资金助推下的上行动能,后续资金面优势能否延续?该团队人士认为,银行理财和公募有望成为下半年的重要边际力量,赚钱效应带来的资金共振趋势或延续。
“流动性宽松将为A股提供估值支撑。海外方面,美联储仍有望重启降息议程,美国信用体系脆弱下的‘弱美元’趋势仍在,给全球风险资产带来价值重估;国内方面,降息空间打开,货币环境延续宽松,同时类‘平准基金’温和护盘、市场赚钱效应回暖、活跃资金依然踊跃,A股结构性机会有望持续出现。”永赢基金人士分析道。
对于短期的市场波动,该永赢基金人士认为,近期A股连续上涨后,获利盘存在阶段性兑现需求,但观察后市,内外宽松的流动性环境却有望提供估值支撑,长期而言,A股中枢或能实现震荡抬升。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