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私募基金行业近日迎来新一轮合规风暴,中基协发布通知要求管理人自查自纠并整改,新产品备案需补充四项关键材料。监管强化合规要求,清退“壳产品”态度明确。同时,新基金备案需关注四大要点,强化合规性与透明度。私募行业头部效应显现,洗牌加速。

  财联社6月17日讯 “合规是私募运作的生命线”,这一理念的重要性愈发凸显。近日,私募基金行业迎来新一轮合规风暴。

  有消息显示,6月16日,部分私募基金管理人收到中基协《关于督促提醒私募管理人合规运作的通知》,要求管理人深入自查自纠并整改,新产品备案时需补充投研团队从业背景、全体员工劳动合同、银行流水及工商信息对齐等四项关键材料。

  监管强化合规要求

  最新通知中,监管围绕四大不合规情形,要求私募管理人自查并整改,确保信息一致性、人员配置充足、高管不缺位、基金事项及时报送。

  对于不合规且拒不整改的管理人,中基协将采取包括公示、书面警示、暂停备案等在内的多项严厉措施。

  同时,监管清退“壳产品”态度明确,无展业计划的管理人需在基金清算后主动注销登记,此举旨在提升“壳”产品资金成本,传递“扶优劣汰”信号。

  新基金备案四大要点

  中基协强调,新基金备案时需提交高管及投研团队经验、业务人员配置、公司资金流水及登记信息一致性等材料,特别是单笔超过10万元的交易流水需详细上报,以强化合规性与透明度。

  这一要求引发了市场关注,业内人士指出,这旨在保护投资者利益,确保管理人合规运营。

  私募行业头部效应显现

  随着私募新规的实施,行业自查与监管检查力度加强,头部私募展现出更强的产品发行能力,百亿私募数量持续增加,行业细分度提升。

  数据显示,今年4月私募资管产品设立规模创新高,大型私募虽数量少,但产品发行能力显著。同时,不规范私募管理加强,行业洗牌加速,注销登记数量大增。

  在严监管下,多地开展自查自纠,私募行业管理更加规范,推动市场生态构建,助力行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