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浮动费率基金成亮点,基金公司积极自购
AI导读:
近期,创新浮动费率基金成为基金发行市场的新亮点,已有19只相关产品面世,多家知名基金公司以自有资金为新基金“站台”。此次自购与产品发行的联动传递出多重信号,业内人士表示,自购或将成为行业常态,推动行业向“以投资者利益为本”转型。
近期,创新浮动费率基金成为基金发行市场的新亮点,已有19只相关产品面世,吸引了天弘基金、博时基金等多家知名公司的积极参与,并以自有资金为新基金“站台”。
6月3日,兴证全球基金宣布将运用2000万元固有资金认购旗下的兴证全球合熙混合基金,承诺持有期不低于3年。该基金是首批创新浮动费率基金中的唯一发起式基金。
5月28日,博时基金也发布公告,计划分别投资1000万元于其旗下的博时卓睿成长和博时卓越优选混合基金,其中博时卓睿成长为创新浮动费率基金。
5月27日,天弘基金拟出资1000万元自购其正在发行的浮动费率基金——天弘品质价值混合,基金经理贾腾也同步进行了自购。按规定,基金公司及基金经理自购旗下非货币基金,持有时间需不低于1年。
此外,东方红资管、中欧基金等也宣布自购旗下创新浮动费率基金。
此次自购与产品发行的联动传递出多重信号:基金公司通过真金白银的投入,展现了对产品长期价值的信心;同时,监管层推动的浮动费率改革已进入实操阶段。业内人士表示,自购或将成为行业常态,头部机构将加速布局,推动行业向“以投资者利益为本”转型。
创新浮动费率产品是公募基金行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但也将对传统的盈利模式带来重大变革。随着新产品的批量推出,基金公司和基金经理将面临新的挑战。
华南某公募投研人士指出,这类产品的关键在于没有封闭期,管理费按照买入和卖出时点计算,要求基金经理保持稳定的业绩差额。
该人士表示,目前一些主动基金经理尚未找到针对这类产品的有效策略,只能尽可能接近基准,并用20%的仓位进行增强,以确保超额收益的稳定性。
与传统固定费率基金相比,创新浮动费率基金需要实时跟踪每笔基金份额的持有期限与收益情况,在赎回、转出或合同终止时精确计算管理费,这对基金公司的运营管理能力、数据处理和计算系统提出了更高要求。
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创新浮动费率产品没有封闭期,对基金的会计核算、管理费的计提都有较大影响。为此,需要对原有的估值核算系统进行升级改造。此外,新模式下的浮动费率产品也对基金公司的现金流产生影响,因为管理费需在客户赎回时确定,所以0.6%以上的管理费部分需提前预留,进而影响公司的现金流。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