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前五月,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分化显著,北交所主题基金领跑,多只医药主题基金业绩反弹,创新药板块市场成本抬升,长期配置价值显现,多只基金净值创历史新高。


5月交易已圆满结束,主动权益基金业绩分化显著。

从主动权益基金(包括普通股票型基金、偏股混合型基金、灵活配置型基金,仅计算初始基金)今年前五个月的表现来看,收益最高者如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今年以来收益率为69.30%,表现最差者则亏损超过37%,首尾业绩相差近108%。

整体来看,根据Wind数据统计,全市场4516只主动权益基金在2025年前五个月的平均收益率为2.64%。其中,有190只基金前两月的收益率超过20%。

回顾2025年前五月,北证50指数在各大指数中表现抢眼。受其影响,多只北交所主题基金领跑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榜。同时,受益于创新药板块的强劲表现,多只医药主题基金业绩也迎来反弹。

具体来看,截至2025年5月30日,冷文鹏管理的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A、顾鑫峰管理的华夏北交所创新中小企业精选两年定开分别位列前五月主动权益基金业绩的冠亚军,业绩分别为69.30%、67.38%。

从过往持仓来看,中信建投北交所精选两年定开在2025年一季度的前十大重仓股包括五新隧装、青矩技术、纳科诺尔等,其中多只股票年内涨幅超50%。

此外,梁福睿管理的长城医药产业精选A、吴远怡管理的广发成长领航一年持有A前五个月业绩也均超过60%。

在前五月主动权益基金业绩排名前十的榜单中,医药主题基金占据多席。值得一提的是,前二十名中有11只基金的单位净值于5月30日创下历史新高。

对于创新药的长期配置价值,诺安精选价值基金经理唐晨表示,创新药板块的市场成本抬升始于2022年,于2023年二季度完成第一波。2023-2024年形成了一年半左右的成本中枢。第二波成本抬升发生在农历新年之后,其动能源于政策、资本、产业的三重共振。

唐晨认为,从股票市场的角度看,第二波的时间与空间通常会比第一波更加明显,因为第二波的风险收益比更大。从这个角度看,当下的创新药在时间和空间上仍具备潜力。

(文章来源:澎湃新闻)

(原标题:最高涨69%!北交所主题基金领跑,医药基金净值创新高)

(责任编辑: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