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ETF产品供给丰富,投资者面临选择难题。多家公募机构上报ETF-FOF产品,旨在以FOF组合思路解决。ETF-FOF具有资金使用效率高、费率低等优势,但要求投研团队具备深厚能力。未来ETF-FOF或迎来发展窗口期,为投资者提供更好体验。

随着ETF产品供给日益丰富,投资者面临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ETF产品的问题,这已成为行业亟待解决的关键议题。今年,中欧基金、平安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上银基金等多家公募机构纷纷上报ETF-FOF产品,旨在以FOF组合思路破解这一难题。

被誉为基金“专业买手”的FOF,在居民财富配置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相较于传统FOF产品,ETF-FOF的优势在于资金使用效率高、费率相对较低,且能像其他普通基金一样实现“T+1”估值披露。然而,面对市场上众多ETF产品,ETF-FOF策略对公募机构投研团队的宏观经济研究、市场分析、资产配置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定量+定性”结合的方式或有助于实现科学化的资产配置。

ETF-FOF:提升效率并降低成本

证监会网站显示,今年中欧基金、平安基金、兴证全球基金、上银基金等已上报ETF-FOF产品,如中欧积极多元配置3个月持有期混合(ETF-FOF)、平安盈轩90天持有期债券(ETF-FOF)等。其中,中欧积极多元配置3个月持有期混合(ETF-FOF)已获批并于5月13日起发售。

该基金要求80%以上资产投资于其他公募基金,投资于ETF的比例不低于非现金基金资产的80%。对于ETF,该基金主要通过跟踪基准及配合市场、行业板块轮动进行优选配置,以增强投资回报。

此外,汇添富行业轮动90天持有混合发起(FOF)也明确要求投资于ETF的比重。这些ETF-FOF产品相比普通FOF,资金使用效率更高,费率更低,且能及时披露估值。

ETF扩容助力ETF-FOF发展

回顾历史,投资ETF策略的FOF并非新事物。早在2021年至2022年,公募市场上就已成立一批此类产品。然而,尽管这些产品投资于股票型ETF的资产占比均不低于80%,但产品规模普遍不足两亿元,创新模式尚未打开市场。

业内人士指出,这主要受过去几年市场显著调整的影响。当前权益市场整体估值处于低位,ETF产品迅速扩容,覆盖宽基、行业主题、债券、跨境、商品等多个品种。未来,ETF-FOF或迎来发展窗口期,通过多资产、分散化配置,为投资者提供更好的持有体验和合理回报。

“定性+定量”结合,提升ETF-FOF策略

传统的FOF产品资产配置模式相对单一,大部分聚焦于境内股债资产配置,市场风险主要来自于A股大盘指数的贝塔表现。因此,ETF-FOF若要打破FOF产品的局限,需具备提供稳定、差异化投资收益的能力。

面对市场上众多ETF产品,选择合适的投资工具成为ETF-FOF策略执行的难点之一。这要求投研团队具备深厚的宏观经济研究、市场分析和资产配置能力。目前,国内市场上已有丰富的ETF产品供给,给ETF-FOF策略带来了挑战。

上银基金等机构正积极探索“定量+定性”结合的方式,结合历史回溯和市场情况,选择性价比较好的ETF资产进行配置,以提升ETF-FOF策略的有效性和竞争力。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

(原标题:基金“专业买手”FOF创新 ETF-FOF渐成投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