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部等7部门发布科技金融政策举措,助力科技自立自强
AI导读:
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提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旨在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推动科技自立自强。
市场又迎来重磅文件!近日,科技部等7部门联合发布《加快构建科技金融体制有力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若干政策举措》(以下简称《政策举措》),围绕创业投资、货币信贷、资本市场、科技保险等7个方面,提出15项科技金融政策举措,旨在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
这项《政策举措》对当前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意义重大。它不仅是应对当前科技发展资金需求的具体措施,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它系统地勾勒出一套期望能与科技创新活动全链条相匹配的金融服务体系。这为我国科技金融发展提供了清晰的路线图和行动指南。
三位首席经济学家——招商基金研究部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创金合信基金首席经济学家魏凤春、中航基金副总经理兼首席投资官邓海清均认为,《政策举措》引导长期资本进入,支持科技型企业成长,助力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推动构建与科技创新适配的科技金融体制,有助于推动我国从技术追赶迈向自主创新引领,重塑全球科技竞争格局。
李湛表示,这次《政策举措》的出台,为科技金融如何支持国家科技自立自强战略指明了总方向。魏凤春则认为,该举措从多方面发力,有利于实现科技产业投入与产出的跨期平衡,引导长期资本进入,为科技创新提供全生命周期的金融服务。邓海清强调,《政策举措》将有效统筹科技金融工具,推动更多金融资源进入科技创新领域,引导金融资本更多投早、投小、投长期、投硬科技。
此外,《政策举措》还提出加强财政政策对科技金融的引导和支持,用好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财政工具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财政和金融政策的协同,关键在于“引导”与“市场化”的平衡。贷款贴息、风险补偿等工具应主要用于分担早期风险、降低初始成本,撬动更多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资金投入。
在科技与金融融合的大趋势下,随着《政策举措》的逐步落地,科技企业和金融机构的关系可能会从简单的融资对接转向“共生共荣”的伙伴关系。这种紧密合作的生态,有望显著提升我国科技研发创新体系的市场化运作效率和成果转化速度。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