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26家基金管理人集中申报了一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均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的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这一改革旨在强化投资者利益为本的导向,激励基金管理人提升核心投研能力。

  基金行业重大改革正在积极落地!5月16日,中国证监会官网显示,易方达、华夏、嘉实、广发、汇添富基金等26家基金管理人集中申报了一批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这些基金均为《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发布后的首批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

  这些产品实行浮动管理费率,即投资者持续持有一定时间后,根据投资者持有期间的收益情况来确定管理费率档位。这一改革强调了基金管理人与投资者利益共担机制,激励基金管理人提升核心投研能力,重视投资者实际回报。

  业绩明显跑输业绩比较基准的,管理费将“降档”。5月16日,首批26家基金管理人集中上报了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其中21家机构基金管理规模或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管理规模居前,具有较强的行业代表性。

  首批上报的产品均为全市场选股的基金,主要对标沪深300、中证A500、中证500、中证800等主流宽基指数。多家基金管理人表示,后续将逐渐积累新模式产品运营经验,探索拓展对标的业绩比较基准范围。

  中国证监会印发的《行动方案》指出,建立与基金业绩表现挂钩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机制,对新设立的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大力推行基于业绩比较基准的浮动管理费收取模式。这一改革旨在强化投资者利益为本的导向。

  具体来说,符合一定持有期要求的投资者,赎回产品份额时,管理费率可根据产品持有期间业绩表现与业绩比较基准的对比适用基准档、升档或降档。升档幅度明显小于降档幅度,更加强调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

  未来一年内,引导管理规模居前的行业头部机构发行此类基金数量不低于其主动管理权益类基金发行数量的60%。试行一年后,将及时开展评估,并予以优化完善,逐步全面推开。

  各家基金管理人也表示,将派出旗下长期业绩表现较好的基金经理来管理浮动费率产品,全力做好产品业绩,切实为投资者创造回报。这一改革将激发基金公司积极主动作为,不断提升自身投资能力与投资回报的可持续性。

  在基金发行、渠道营销方面,相关管理人表示已做好充分准备,预计其余管理人准备充分后,将后续跟进。本产品旨在引导投资者长期投资,助力投资者获得更好的长期投资回报。

  此外,《行动方案》对推行新模式浮动管理费率产品,在实施路径上采取了“新老划断”的方式,对存量产品正常投资运作没有影响。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