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子弟的基金投资之路:三次顿悟打破贫穷魔咒
AI导读:
一个农家子弟通过基金投资,经历了三次起伏后顿悟,开始将资金投向国债和货币基金,成功逃过了A股市场的调整,认知边界决定财富高度,投资更像修行。
我出生在被群山环抱的小村庄,祖辈世代以农为生。父母用布满老茧的双手,在贫瘠的土地上为我刨出一条求学之路,将我送进了改变命运的中专技工学校。
1
初涉基金,尝到甜头
童年物质匮乏的记忆如影随形,这让我对财富产生了近乎偏执的渴求。初入社会时,微薄的工资让我与“万元户”的梦想始终隔着一道天堑。记得那些年,买衣服要先翻价签,日用品总要挑促销款,这种刻进骨子里的节俭,与其说是传承美德,不如说是困窘生活教会的生存智慧。
命运的转折发生在2008年,当同龄人热议奥运盛事时,我颤抖着双手将攒够的万元存入银行。这张泛黄的存折,不仅承载着十年积蓄,更寄托着农家子弟对安稳生活的全部想象。五年后,账户数字奇迹般攀升到六位数,可定期存款单上3.5%的年利率,却像一记警钟——原来钱也会在通胀中悄然缩水。此时,我开始意识到理财的重要性。
真正叩开财富之门的,是位皮肤黝黑的90后同事。这个同样来自大山的年轻人,用助学贷款完成学业后,竟能拿着几百元在资本市场摸索前行。“钱要流动才有生命”,他轻敲手机屏幕上的K线图,我仿佛看见困在银行保险柜里的积蓄在无声抗议。那个下午,我在工位上反复摩挲手机,终于下载了天天基金APP,正式开始了我的基金投资之旅。
2
三次起伏后的顿悟
随后,我便开启了基金投资之路。
记忆犹新的是购入某只军工基金的那个清晨。我把万元积蓄分成十份,像老农播种般谨慎投入。
每当净值下跌就补仓,上涨则分批收割,这种“游击战术”竟真为我赚到了奶茶自由。

(某只军工基金累计收益,图片来源:天天基金APP,统计区间:2015/6/19~2025/4/25,不作投资推荐)
首战告捷后,我又买入了白酒指数基金,带来了意外惊喜,可惜后来贪念作祟,未等回调到位就提前进场,结果把盈利全数奉还。这记闷棍让我明白:投资市场里,纪律比运气更可靠。

(某只白酒指数基金持仓收益,图片来源:天天基金APP,统计区间:2021/9/1~2025/4/25,不作投资推荐)
2021年的互联网基金热潮中,我再次被贪婪蒙蔽双眼。重仓某只中证海外50ETF联接基金时,恰似攀上珠峰之巅,此后两年在腰斩的净值里不断填坑。当今年春天账户终于翻红时,我对着屏幕苦笑——这场历时五年的拉锯战,不过是给年轻时的莽撞补了张昂贵门票。

(某只中证海外ETF50联接基金持仓收益,图片来源:天天基金APP,统计区间:2021/9/2~2025/4/25,不作投资推荐)
3
投资是场修行
如今我的理财备忘录写着:用10%资金体验市场脉动,90%资产配置稳健型产品。我开始慢慢把资金投向国债和货币基金。
从2018年以来,我的最大回撤仅有不到3%,最大收益超过了18%,大幅跑赢了沪深300指数,近期A股市场的调整我也成功逃过了一劫。这得益于我逐渐成熟的投资理念。

那些在深夜里啃读的《聪明的投资者》,在通勤路上听的财经专栏,都在提醒我——认知边界决定财富高度。
对于普通人的我们,投资或许更像修行:既要保持对财富的敬畏,也要学会与欲望和解。
这张蜿蜒向上的折线,记录的不只是数字游戏,更是一个农家子弟打破思维桎梏,在时代浪潮中重塑金钱观的成长轨迹。
(此为天天基金平台用户真实投资故事分享,故事中涉及的基金不构成投资推荐,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请投资者仔细阅读天天基金各展示页面及相关法律文件中的风险提示内容。)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