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顶流”基金经理锐减,百亿主动阵营仅剩87人,科技赛道备受瞩目
AI导读:
一季度市场回暖,主动权益产品业绩与规模双升,但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数量大幅减少。张坤等顶流基金经理管理规模回升,科技赛道成为关注焦点。
在一季度市场回暖的推动下,主动权益产品实现了业绩与规模的双增长,基金经理格局迎来了重要变化。凭借业绩的强劲反弹,部分顶流基金经理成功“回血”,如“一哥”张坤的管理规模重回“600+”亿元大关。同时,也有一批基金经理凭借精准的市场布局和出色的收益表现,携带着百亿规模的产品迅速跻身百亿阵营。
然而,由于多重因素的交织,如前期业绩承压、“去明星化”战略的推进以及人才流动等,顶流基金经理们纷纷被动“消失”。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末,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数量已经降至87人,与两年前同期相比,减少了四成之多。
老将回血,新锐崛起
Choice数据显示,截至一季度末,全市场基金总规模超过32万亿元,其中主动权益类基金规模接近3.5万亿元,由2172位基金经理参与管理。若以主动权益产品规模占在管规模60%以上为筛选标准,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的数量为1725人,其中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达到87人,较去年底增加2人。
部分顶流基金经理的管理规模有所回升,例如易方达基金的张坤,其管理规模单季度增加了18.81亿元,时隔一个季度后重回“600+”亿元阵营,并继续领跑公募主动权益基金管理规模。此外,景顺长城基金的刘彦春和中欧基金的葛兰分别以410.2亿元和404.47亿元的规模紧随其后,成为目前仅有的“400亿级”基金经理。
同时,多位新晋百亿基金经理凭借产品的优异表现大幅“吸金”,成功跻身这一行列。例如鹏华基金的闫思倩,其管理的鹏华碳中和主题以超过60%的季度回报,规模从10.35亿元暴增至108.96亿元,带动其总管理规模迅速增至163.37亿元。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永赢基金的张璐身上,他的在管规模从去年底的20亿元跃升至近122亿元,增加了5倍有余。
整体来看,上述百亿级主动权益类基金经理分属于33家基金公司,其中12家公司仅有1位百亿基金经理,而拥有5位及以上百亿基金经理的公司有7家。广发基金以8位百亿基金经理的数量居行业首位,包括刘格菘、傅友兴等;易方达基金和中欧基金则各有7位,如张坤、葛兰等知名基金经理。
规模下滑,原因各异
近年来,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数量呈现显著缩水,昔日繁荣景象不再。与两年前同期相比,百亿级主动权益基金经理的数量减少了四成以上;排名前十的基金经理总管理规模从6177.34亿元降至3633.12亿元,降幅同样超过四成。这一趋势与主动权益市场整体下行的轨迹高度契合。
从基金经理个体来看,规模收缩的现象更为直观。以头部基金经理张坤为例,尽管其当前主动权益的管理规模回升至600亿元以上,但较巅峰时期的1344.78亿元已缩减了55%。同时,“700+”“500+”亿元规模的基金经理已经消失不见,而维持在“400+”亿元规模区间的刘彦春和葛兰,其管理规模也较此前的千亿元峰值减少了超过60%。值得注意的是,2023年一季度末排名第十的基金经理管理规模为399.86亿元,如今这一数值可以排在第4位,充分反映出行业头部阵营的“门槛”显著降低。
“百亿俱乐部”成员数量和管理规模较之巅峰期均有所减少,背后存在诸多原因。业绩表现无疑是首要因素,数据显示,“前十强选手”管理或参与管理的共有56只产品,其中运行时间超过3年的有52只。截至4月25日,这些产品中的超过六成近三年累计回报为负,再叠加投资者赎回,规模“腰斩”的产品有10只。其中,业绩位列末席的中欧医疗健康A累计亏损32.49%,该产品基金份额三年减少24%,基金合计规模则减少54.4%。此外,行业“去明星化”趋势也是重要影响因素,多家头部基金公司主动推动这一战略,顶流基金经理也卸任部分产品,以降低管理规模。
还有部分百亿基金经理宣布离职或“酝酿出走”,进一步加剧了这一趋势。
后市展望,科技赛道受关注
今年以来,A股市场行情有所回暖,以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板块展现出较好的赚钱效应。然而进入二季度,随着市场风格切换,前期涨幅显著的热门板块普遍面临阶段性回调压力。在此背景下,备受市场关注的顶流基金经理们对后市走向持何种观点?
张坤在季报中表示,地产下行对经济的影响正在逐步进入尾声,一系列提振消费的政策也有托底作用,建议投资者把着眼点放在企业上。他观察到,部分行业的竞争格局正在改善,企业家的预期也更加理性,企业的经营质量不断改善,利润率、周转率、自由现金流等指标不断变好。因此,他将专注于寻找具备优秀商业模式、竞争力和定价能力突出、行业空间广阔且资本分配对股东友好的公司。
科技赛道作为今年的“赚钱密码”,也是顶流们关注的重点话题之一。谢治宇对科技领域的发展前景抱有信心,并描绘了各大科技技术和应用的广阔前景。周蔚文则深入分析了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态势,认为人工智能产业在2024年呈现多点突破态势,他逐步加大了在相关领域的投资和布局。
除了科技赛道以外,周蔚文还敏锐捕捉到保险行业的投资机会。他表示,观察到保险行业正步入景气修复通道,资产端投资收益率边际改善,负债端结构优化,利差损压力得以缓解,行业估值处于低位区间,因此他择机增持了具有明显安全边际的头部保险企业。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原标题:公募“顶流”基金经理数量锐减,最新百亿主动阵营仅剩87人,科技赛道成关注焦点)
(责任编辑:73)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