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上周,市场大幅震荡,多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向市场传递积极信号。4月以来,已有6家基金公司自购累计金额达2.35亿元。年内基金公司自购总额超12亿元,其中股票型基金自购金额最高。市场波动下,上周共有16只自购基金获得正收益。

  证券时报记者刘俊伶

  上周,市场大幅震荡,多家上市公司基金公司纷纷宣布回购和增持,掀起一股稳定市场的热潮。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4月以来,已有6家基金公司宣布自购,累计金额高达2.35亿元。基金管理人通过自购的方式,向市场传递出积极的看多信号,彰显了对后市的坚定信心。

  基金公司自购潮持续升温

  4月11日,中信建投基金再度宣布自购。该公司基于对中国资本市场长期健康稳定发展的信心,已于近日运用固有资金500万元申购中信建投行业轮换混合基金A份额,并计划在未来6个月内继续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预计累计投资金额将达到2000万元。

  近期,包括安信基金、鹏扬基金、招商基金、兴证全球基金、博时基金在内的多家基金公司也相继宣布自购,以真金白银向市场传递出积极信号。其中,安信基金于4月2日自购旗下安信睿见优选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1000万元,鹏扬基金则于4月9日自购旗下3只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1500万元,并计划再投入1500万元。

  博时基金出手最为大方,近期将运用固有资金共计6500万元投资旗下权益类公募基金。此外,兴证全球基金、招商基金自购金额也分别达到6000万元、5000万元,大额自购进一步凸显了对后市的信心。

  政策支持基金公司自购

  今年年初,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证监会将推进公募基金改革,其中包括引导基金公司将每年利润的一定比例用于自购旗下权益类基金。这一政策支持下,权益类基金有望进一步获得基金公司的青睐和布局。

  年内基金公司自购总额超12亿元

  据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今年以来,已有46家公募基金、资管公司等机构发起自购,涉及96只基金产品,总金额高达12.09亿元。其中,华泰证券资管自购金额最高,达到2.9亿元;中欧基金、永赢基金、华泰柏瑞基金自购金额也均超过5000万元。

  从基金类型来看,股票型基金以5.91亿元的自购金额位居首位;债券型基金紧随其后,达到3.4亿元。此外,混合型基金、FOF基金、QDII基金、REITs也获得了公募基金的净申购。

  公募基金自购新基金好处多

  公募基金对旗下新成立的产品发起自购,具有多重好处。首先,能够有效帮助新基金成立,降低募资压力;其次,在市场回调之际以低成本布局权益类资产;最后,通过自购打造“明星产品”,增强新成立基金的竞争力,吸引投资者参与。

  4只基金自购额超2000万元

  据数据宝统计,自购金额千万元以上的基金共有76只。其中,华泰紫金中债0-3年政金债A、创业板50ETF华泰柏瑞、科创人工智能ETF、兴证资管国企红利优选A自购金额排名前列,分别为2.9亿元、3000.15万元、2800.23万元、2000万元。

  在市场波动下,上周共有16只自购基金获得正收益。其中,前海开源北证50成份指数A、中航中证智选均衡配置指数A、尚正研究睿选A等表现突出,涨幅分别达到3.67%、2.97%、2.95%。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