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背景下,ESG投资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数据显示,我国ESG债券存量规模已达约13.20万亿元,绿色债券发行规模显著增长,ESG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未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普及。

本报记者毛艺融

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大背景下,ESG(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投资正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近年来,不断涌现的创新金融产品和投资策略,如绿色债券、ESG公募基金等,为市场提供了多样化的投资选择,推动ESG投融资市场繁荣发展。ESG投资已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在ESG债券方面,截至3月24日,我国ESG债券存量规模已达约13.20万亿元。其中,绿色债券占比高达43.65%,社会债券占比56.09%,可持续发展债券及转型债券合计占比0.26%。这些数据表明,ESG债券正逐渐成为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ESG基金方面,截至3月24日,存续的ESG公募基金管理总规模达到8182.29亿元。其中,ESG策略产品规模占比36.42%,环境保护主题占比22.72%,社会责任主题占比15.94%,其他类型占比约24.92%。ESG公募基金的发展势头强劲。

浙商证券ESG及绿色金融首席分析师祁星认为,随着政策加速驱动和市场需求的快速增长,ESG投资在权益和固收领域展现出差异化路径,未来有望在全球范围内加速普及。在权益类产品中,ESG主题ETF和积极所有权专项基金成为主流,分别通过被动投资和股东参与推动企业改善ESG表现。在固收领域,绿色债券、转型债券等创新产品为高碳行业转型提供了资金支持。

绿色债券发行量显著跃升

绿色债券的发行规模呈现显著增长态势。以发行起始日为准,截至3月24日,年内发行的绿色债券规模已达1622.89亿元,同比增长54.39%,增速远超债券市场整体水平。这一增长与行业转型、市场需求及政策支持密切相关。

在行业转型方面,新能源汽车、清洁能源等绿色产业的融资需求激增,叠加“双碳”目标下企业低碳转型的压力,催生了绿色债券发行量的增长。在市场需求方面,绿色债券发行规模的高增长与碳交易市场活跃度的下降形成对比,反映出资金正在向实体减排项目倾斜。

在政策支持方面,监管鼓励支持推动绿色债券发展。今年2月7日,证监会发布的《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提出,要持续优化绿色债券标准,进一步提升绿色债券申报受理及审核注册的便利度。

ESG投资产品愈发丰富

在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受访专家建议引导险资、社保基金、养老金等投资期限长的资金在ESG投资领域发挥导向作用。北京商道融绿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郭沛源表示,ESG投资的稳健属性对吸引长期投资者具有积极作用。

ESG公募基金规模持续增长。数据显示,近一年来,新成立的ESG公募基金达到135只,募集规模约1626.81亿元。其中,ESG策略基金的数量占比63.7%,环境保护主题基金的数量占比11.85%。同时,ESG指数不断推出,进一步丰富了ESG投资产品。

随着A股市场开始回暖,国内ESG投资有望伴随长线资金对ETF产品的配置实现稳步增长。然而,商道融绿研发总监吴艳静也指出,中国ESG责任投资市场虽然呈现政策向实、规模增速、机构投资实践广度和深度增加等主要发展态势,但ESG金融产品仍需通过提升ESG整合程度等方式获得市场的进一步认可。

近年来,ESG投资得到了监管部门的支持和机构投资者的关注,但在实践中仍面临一些挑战。关键在于能否建立起“长钱长投”的激励机制。一方面,监管部门需要规范挂钩ESG指标金融产品的命名,防止金融机构“蹭概念”和“漂绿”等短期行为;另一方面,要持续引导各类长期资金流入真正践行ESG投资策略的金融产品和专业机构。

上海荣正企业咨询服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伙人茆娟表示,“双碳”目标极大地推动了ESG投资在中国的发展进程,包括绿色信贷、绿色债券、ESG公募基金在内的广义可持续投资规模不断扩大。同时,ESG投资以资本的流入与流出,切实促进了更多企业持续迭代创新涉碳技术产品服务方案,为实现“双碳”目标夯实了基础。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