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初,DeepSeek在金融领域掀起投研效率革命,多家基金公司竞相部署。AI虽能成为基金经理的得力助手,但在关键决策上,基金经理的智慧仍不可替代。DeepSeek引发投研领域效率与决策的双重变革,但存在局限性。AI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渗透,对金融行业职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

AI投研革命:Deepseek重塑基金业,基金经理智慧成新“护城河”

中国基金报记者陆慧婧

2025年初,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在金融领域掀起投研效率革命,多家基金公司竞相部署,推动行业迈入“AI辅助投研”新阶段。然而,关于“AI能否取代基金经理”的讨论渐起,业内人士认为,AI虽能成为基金经理的得力助手,但在关键决策上,基金经理的智慧仍不可替代。

DeepSeek凭借强大的逻辑推理与数据处理能力,成为基金公司提升生产力的关键。博时基金、招商基金等已迅速完成内部部署,探索其在投资研究、投资顾问等方面的应用。晨星(中国)基金研究中心高级分析师代景霞指出,DeepSeek主要应用包括风险管理、投资组合优化等。

DeepSeek在投研领域引发效率与决策的双重变革。传统投研面临海量信息挑战,而DeepSeek能快速解析研究报告,精准提取关键信息,节省阅读和分析时间,为投资决策提供全方位参考。尽管效率提升显著,但目前仍存在局限性,如大模型的幻觉问题、深度分析能力不足等。

据了解,DeepSeek正以每月迭代三次的速度渗透投研核心环节,在投资决策、风险评估、市场判断等多方面赋能基金公司。在投资决策方面,DeepSeek可整合多维度数据并深度分析,提供透明化决策依据。在风险评估方面,通过对海量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全面识别各类风险。在市场判断方面,能快速提取关键信息,把握市场趋势。

随着AI数据整理分析能力日益强大,人类投研团队的价值坐标是否需要重新定义?多位基金经理表示,基础的数据整理归纳和初级的量化分析工作易被AI替代,但更深层次的投资逻辑推演与复杂决策难以被取代。AI大模型存在幻觉问题,在多个环节后误差易放大。

DeepSeek能否完全取代基金经理?从多方反馈看,尽管技术革新迅猛,但DeepSeek的局限性仍制约其成为决策核心。目前行业共识是,DeepSeek本质是“工具革命”而非“职业替代”。代景霞指出,DeepSeek缺乏团队协作、市场情绪理解等主观因素,缺乏创造性和创新性思维。

AI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渗透,对金融行业职业结构产生深远影响。一方面,现有岗位需更懂AI和更会用AI的人才;另一方面,顺应AI时代的新兴岗位将涌现,替代部分传统岗位。人机协作机制或成常态,对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跨界融合能力、持续学习能力等将变得更加重要。

业内普遍认为,含“AI”量较高的新兴岗位将明显增多,如AI风控工程师、量化交易员等。这些岗位需具备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技能,以支持金融服务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未来,基金经理需掌握AI技术,理解AI工具输出的结果和建议,具备AI技术理解与批判性评估能力等。

【记者观察】DeepSeek来了,是威胁还是机遇?马斯克曾说“人类社会是段非常小的代码”。当下,以DeepSeek为代表的“AI基生命们”正融入各行各业。公募基金行业积极拥抱这一浪潮,对基金经理而言,是职业威胁还是投资机遇?多数受访基金经理认为,当下“机遇大于威胁”,DeepSeek等AI工具能实现“人机协同”,提升投研效率。

面对AI技术,基金经理需不断提升自身,利用AI技术扎扎实实做好业绩。投资是科学和艺术的结合,基金经理需利用AI技术提升效率,同时保持内心的定力和对投资的理解。站在历史当口,基金经理需将工具为己所用,实现“1+1>2”的效果。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