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上半年资产图景重构:黄金与AI引领投资新风向
AI导读:
2025年上半年,全球资金再平衡,黄金成明星资产,AI产业浪潮重塑科技板块,科创板受益。下半年,投资者需关注黄金避险价值与AI引领的成长赛道,采用杠铃策略保持均衡配置。
时光飞逝,仿佛须臾之间,我们挥手作别了2025年上半年。这半年间,从特朗普政府的关税政策反复摇摆,到海外地缘政治争端不断,从Deepseek突破AI算力封锁,到全球资金新一轮迁徙,大类资产投资图景正在重构。下一站,多元资产配置——投资者需在风暴中保持航向。
01 混沌之中的上半年
——全球资金再平衡实录
翻开大类资产上半年的成绩单,“资金盛与资产荒”勾勒了市场底色。海内外流动性如潮水,优质资产却难寻。在此背景下,“确定性”资产迎来狂欢,黄金成为明星选手。国际现货黄金26%的涨幅,背后是地缘冲突与美元信用松动的双重叙事。中国央行连续第7个月增持黄金,7383万盎司的储备量改写历史。

这种“去美元化”的集体行动,正在重塑国际货币体系格局。随着美元指数下跌9.7%,美国例外论有所动摇,避险资产逻辑重新定义。
债券市场走向颠簸不定。美债收益率高位震荡,美联储降息踌躇与债务压力形成平衡。中债市场则呈现另一番景象,10年期国债收益率先上后下,低利率时代渐行渐近。信用债ETF快速崛起,市场总规模突破2100亿元。
但其中的“变数”在于,中国权益市场展现出相当的韧性。
港股市场方面:
恒生指数以20.5%的涨幅领跑全球主要市场,印证了全球资金正在重新评估“非美资产”的价值。
A股市场方面:
一季度AI产业链表现抢眼,二季度市场迅速转向创新药和消费等弱周期板块。行业轮动强度逼近历史高点,科技、消费、周期板块轮流登台。

02 透过现象看本质
——市场底层逻辑的变迁
当我们将这些资产表现拼接起来,会发现三个贯穿上半年的关键逻辑。
第一是确定性溢价的持续走高。无论是黄金的强势、红利资产的受宠,还是资金向头部科技股的聚集,都反映出投资者对确定性的追求。
第二是产业叙事的重新定价。AI产业浪潮自算力层向应用端层层递进,科技板块正经历从概念到实绩的蜕变。DeepSeek的技术奇点突破,点燃了AI赛道的烽火,科创板正成为这场变革的重要受益者。
第三是全球资产配置的再平衡。中美博弈间,中国制造的不可替代性与美元信用的相对衰减形成对冲,美债的避险属性受到挑战。

03 变化中重拼的图景
——下半年大类资产展望
在信息熵激增的当下,从政策博弈到资产定价逻辑重构,已成为投资者不可回避的挑战。与其预测,不如配置。
A股当前估值修复已较为充分,需盈利增速持续改善。不妨继续采用“杠铃策略”保持均衡配置:一端锚定低估值、高股息的价值品种,另一端布局AI引领的成长赛道。

港股AH溢价收敛至历史低位,但作为政策预期的强BETA品种,2025年依然具有较强的阶段性超配价值。战略上需直面中美博弈的扰动,战术上可聚焦互联网、AI产业链及新消费等业绩确定性较强的领域。
美股当前盈利增速绝对水平较高,但盈利预期下调与估值高企暗藏风险。短期内需警惕盈利增速放缓与货币政策不确定性的双重压力。
中债国内短端利率紧密跟随货币政策脉络,长端则受益于宽松周期与低利率环境。低利率环境背景下,债市具备长期配置价值,继续关注债基的“压舱石”作用。
美债当前市场隐含的预期是美联储在年内降息1-2次,短期美债利率或延续高位震荡,但长端美债利率从周期高点回落,具备一定投资性价比,可适度参与战术性交易。

黄金逆全球化带来不确定性增加,地缘冲突加剧以及美国关税冲击带来的全球供应链体系重塑,美元信用受损,通胀预期中枢上行,都将动摇以美元为基石的国际货币体系。黄金作为避险资产与美元信用替代品的配置价值提升。
原油伊以冲突短期告一段落,油价回归基本面主导。需求端短期缺乏亮点,叠加美国控通胀诉求,原油供需格局偏向宽松,价格或延续中性偏弱震荡。
当下真正的投资智慧在于,既要有识别“青萍之末”的敏锐,也要有在“惊涛骇浪”中保持定力的从容。一切始于多元资产配置,一切归于多元资产配置。(文章来源:华夏基金)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