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近期,平安银行推出存款5万元即赠LABUBU盲盒活动,引发网友关注。此举凸显银行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的吸储困境。同时,部分地区金融监管部门已叫停银行“花式”揽存。

  潮玩LABUBU的热风吹到了银行,成为揽储新招。

  近期,社交平台上关于“平安银行存款5万元即赠LABUBU”的帖子热度飙升,引发众多网友关注,不少网友更是期待其他银行也能推出类似活动。

  平安银行回应称,这是部分分行推出的“平安好邻居”新开户回馈活动,参与即有机会获得LABUBU。本次活动针对年轻潮流客群,是探索“金融+国潮文化”的一次创新尝试,旨在为客户打造有趣有价值的金融服务体系。

  LABUBU成为银行揽储“神器”的同时,也凸显了银行存款利率下行背景下的吸储困境。有银行员工透露,5、6月份是银行存款到期高峰期。今年银行存款利率再度走低,吸储压力增大。银行不得不采取各种方式吸引储户。

  金融政策专家周毅钦指出,6月份是传统揽存的重要时点,预计“花式”揽存只是阶段性行为。

  6月9日,据悉,长三角某地金融监管部门近期已叫停银行“花式”揽存,明确要求银行不得通过赠送实物等方式吸收存款。同时,要求银行相关产品立即暂停发售,宣传展示同步清理下架,存量业务2025年底前稳妥有序退出。

  尽管监管趋严,但部分银行仍在尝试通过创新方式吸引客户。6月10日,有传闻称平安银行该活动即将被叫停。但记者下午再度向西安地区多个平安银行网点确认,目前存款仍可赠送LABUBU盲盒,“送完即止”。

01

  平安银行部分支行通过LABUBU吸引客户

  客户:看重盲盒,对利率要求不高

  LABUBU的意外走红,让平安银行看到了商机。目前,平安银行西安分行等部分分行已推出存款赠送LABUBU盲盒的活动。

  西安地区某支行工作人员介绍,在该行存款5万元、存款期限至少为3个月即可任选一个LABUBU盲盒;如果是特定系列,客户还需开一张信用卡。

  LABUBU对客户的吸引力显著。某支行工作人员透露,6月9日到货的三四十个盲盒很快就送完了,10日中午还将到货约100个。但10日下午,记者再联系该支行,被告知“送完即止”。

  在北京工作的李薇表示,如果北京有银行送LABUBU,她会第一时间去存款。LABUBU盲盒在多个渠道均已售罄,部分款式价格翻倍。如果银行能够免费送,还能获得存款利息,对她很有吸引力。

  尽管该行3个月期限的存款利率为1.0%,1年期为1.3%,2年期为1.4%,但赠送LABUBU让部分客户对利率要求不高。

  社交平台上,像李薇这样期待本地银行推出类似活动的网友并不少见。

02

  银行揽存遭质疑

  LABUBU推高银行定期存款成本

  存款送LABUBU的活动引发了市场质疑:送盲盒会大幅增加成本。若按照活动最低标准,存5万元、3个月的定期产品,客户可获得125元利息。而LABUBU盲盒官方售价在159元左右,按此计算,银行实际支付给用户的存款成本(LABUBU售价加存款利息)为284元,相当于3个月5万存款的年化利率约为2.27%,高于当前银行普遍在1%-1.5%的3个月定存利率。

  周毅钦表示,送礼作为维护客户手段并非不可以,但需要与存款等行为脱钩,礼品价格也不宜过大,否则可能扰乱正常存款市场秩序,同时提高存款成本。

  董希淼指出,银行在开户、存款等业务环节赠送LABUBU,虽然满足客户需求,但根据相关规定,银行在吸收存款时不得采取赠送礼物等营销手段。

  值得注意的是,LABUBU揽存的“吸金效应”正在银行业内传递。已有银行从业者开始效仿,主动联系在社交平台上期待LABUBU的客户。

  与存款就送LABUBU几乎同步,部分地区金融监管部门还重申银行不得通过赠送实物等方式吸收存款。

03

  银行存款“搬家”

  分析:银行应合理揽储

  银行送实物礼品揽存的做法并不少见。但通常赠送的是大米、粮油等。也有银行组织抽奖附送电器、购物卡或会员等。

  华东地区某城商行内部人士透露,正是由于银行经常如此揽存,也让部分客户觉得办业务没回馈不正常。

  某股份制银行员工表示,每年五六月份是定期存款集中到期的时间,但在今年存款利率下降的影响下,继续存款的人越来越少,银行存款规模下降。同时,贷款规模上涨压力也很大,因此银行愿意送礼揽客。

  周毅钦指出,今年5月份存款利率再次下降后,银行存款出现“搬家”状况。但当前已经进入6月份,年中考核来临。因此一些存款压力较大的银行可能会阶段性推出相关优惠举措吸引存款。

  董希淼也表示,银行应通过更优质的产品和更完善的服务来吸引客户。通过赠送礼品等方式吸收存款,还会增加银行非利息支出,推高隐形的负债成本。

  “银行应摒弃规模情结和速度情结,既要保持存款业务稳定增长,更要将负债成本控制在合理范围之内。”董希淼指出。

(文章来源:贝壳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