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特种兵”逐渐消失,银行理财规模持续上升
AI导读:
随着存款利率利差的缩窄,越来越多的储户开始转向存款替代品,银行理财规模持续上升。近期,“存款特种兵”现象逐渐消失,跨省存款失去吸引力。同时,银行业步入存款降息通道,不同银行间存款利率阶梯日渐模糊。
近段时间,沉寂了多时的“存款特种兵”话题在多个社交平台再次火热,但这一次,人们讨论的焦点转向了“存款特种兵”的逐渐消失。
在当前的存款利率水平下,跨城存款似乎已失去吸引力,往返的交通费甚至难以通过利息弥补,一位储户在社交平台上感慨道。
随着净息差持续承压,银行业在一季度“开门红”活动结束后,整体步入了存款降息通道。全国性商业银行虽维持存款挂牌利率不变,但纷纷下调特色存款利率;而中小商业银行更是加速补降,半年内已多轮降息。
以“利息高地”民营银行为例,据统计,年内19家民营银行已调降存款利率40余次,导致不同银行间的存款利率阶梯日渐模糊,银行业整体呈现出“去2进1”的选择趋势。
随着存款利率利差的缩窄,越来越多的储户开始转向存款替代品,银行理财规模持续上升。
正在消失的“特种兵”
过去几年,“存款特种兵”现象曾引发热议。他们为了更高的存款利率,不远千里奔赴其他省份或城市的中小银行开户存款。
早在2021年,央行就叫停了异地存款,为“存款特种兵”的出现埋下了伏笔。2023年,随着全国性商业银行存款挂牌利率密集下调,而中小银行尚未及时跟随,高利率存款产品催热了跨省存款现象。然而,2024年成为了“存款特种兵”们的“最后的疯狂”,大行存款利率全面降至“1”字头,而中小银行仍处于“3”字头。
尽管异地存款主要看开立存款账户时的地理位置,但实际操作中,跨省存款仍存在开户难的情况。例如,有储户因缺乏在当地生活的痕迹而被银行拒绝开户。
存款利率阶梯日渐模糊
“存款特种兵”淡出江湖的背后,是不同商业银行间存款利率阶梯的日渐模糊。过去,存款利率按照民营银行>村镇银行>农商行>城商行>股份行>国有行的顺序呈阶梯式下行。然而,净息差压力迫使依赖高息策略的银行不得不加速下调存款利率。
以民营银行为例,年内多次降息后,其与农商行、城商行之间的利差也在收窄,存款“高地”优势逐渐消失。此外,央行宣布将通过利率自律机制引导商业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新一轮全面降息潮即将到来。
同时,长短期存款利率的倒挂也令“存款特种兵”们失去了跨省存款的热情。目前,3年期和5年期存款利率大面积倒挂,“存5年不如存1年”的极端现象频频出现。
理财规模回至高位
作为定期存款的替代品,银行理财越发走俏。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全市场存续理财产品数量和规模均有所增加,投资者数量也持续增长。
4月份,银行理财的增长趋势延续,规模回升至接近2022年“赎回潮”之前的水平。国信证券研报认为,当前银行理财增长驱动力在于股弱债强的“跷跷板”效应、部分定期存款到期后搬家以及银行理财加大营销力度。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