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025年,提振消费成为高频词汇。国家政策持续推动消费金融行业发展,通过场景创新、产品优化和技术赋能,全力支持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号召,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为提振消费注入新动力。

  2025年,提振消费成为高频词汇。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列为十大任务之首,同时《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印发,标志着我国正在从“外需依赖”转向“内需主导”,消费金融供给的增加成为满足个性化、多样化金融需求的关键。在国家政策持续推动下,消费金融行业正成为激发消费潜力、推动经济复苏的重要引擎。

  持牌消费金融机构积极响应政策号召,通过场景创新、产品优化和技术赋能,全力支持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例如,在家电消费场景中,海尔消金推出智家分期服务,支持最高12期免息分期购买高端家电,通过政企双补让消费者真正受益。用户通过扫描二维码即可在线申请,3-5秒完成贷款分期审批,支持在家、在店、在线三大场景灵活支付。

  中原消费金融则打造促消费主题市集活动,融合金融、美食、文创与潮玩,通过“金融+场景”的创新联动,激发消费热情。此外,中原消费金融还与用户共创产品设计,围绕功能优化、体验提升等议题,进行头脑风暴和现场讲解,通过场景化金融服务提升用户体验。

  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互联网经济研究院副院长欧阳日辉指出,用户既是金融服务的体验者,也是产品优化的引领者。产品体验官计划打破了传统单向服务模式,通过场景化互动,让用户成为“主动设计者”,为消费金融行业优化体验、提升黏性提供新范式。

  建信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招联消费金融等机构也积极响应政策,通过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加码“以旧换新”领域,为提振消费注入新动力。建信消费金融推出“春日出游季双重惊喜”活动,达标用户可获得礼券和利率折扣券,助力营造“春日经济”消费热潮。

  近年来,消费的重要性在政策层面不断强化。中国人民银行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准备金等工具保持流动性充裕,并研究创设新的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支持消费重点领域。财政部安排超长期特别国债3000亿元,已下达首批资金810亿元,覆盖家电、手机等12类商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协同发力,通过降低消费信贷成本和改善供给质量,提高居民消费能力和意愿,创造消费金融服务新空间。

(文章来源:国际金融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