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金融新动向:打造支付示范区,跨境服务再升级
AI导读:
深圳一季度存贷款增量均超3000亿元,全力构建全域支付示范区,推动支付服务优化升级。同时,跨境金融服务活动频繁,提升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跨境人民币结算金额累计达1.2万亿元。
4月23日,记者从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国家外汇管理局深圳市分局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今年一季度末,深圳市本外币存款余额达13.97万亿元,贷款余额9.81万亿元,存贷款增量均超3000亿元。其中,制造业贷款余额1.26万亿元,占比12.8%,同比提升0.6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1.90万亿元,占比19.3%,增速领先同期贷款整体增速5个百分点,位居全国前列。
深圳全力构建全域支付示范区
深圳正全力构建全域支付示范区,旨在优化支付服务,推动高水平对外开放。这一经验已被国家发展改革委列为32条创新举措之一,并在全国范围内推广。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已有超过4.4万商户接受外卡支付,4156台ATM机支持外卡取现,1645个银行网点和37家兑换特许机构提供外币兑换服务,发放数币硬钱包近3万张,兑换零钱包34.96万个。2025年一季度,外籍人员在深圳的非现金支付交易笔数和金额分别增长了28.09%和34.74%。
深圳持续推广港人代理见证业务,目前已有8家银行的近400家香港见证网点可办理。截至2025年3月末,深圳银行已为港人代理见证开户超40万户,累计交易近320亿元,占大湾区九成。此外,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在全市推广简易开户服务,打造181家外语服务标准化网点,有效解决了开户难问题。
针对外籍人士聚集区、消费密集区等特色场景,深圳银行和支付机构开展上门支付服务,提供支付知识宣传、业务咨询和现场办理,极大提升了外籍人员在深圳的支付便利性。
财付通在罗湖区、河套区首批推出微信支付“来华零钱包”。与中国银联、银联国际合作,新增支持香港八达通、中银香港钱包、泰国KPLUS、马来西亚ICBC Pay等10家境外钱包在境内使用。
深圳银联长期开展“蓝马甲在行动”商户巡检,2025年以来对8大场景、近40个重点商圈、超1.2万家商户进行巡检,推动支付环境优化升级。
携手打造跨境金融服务典范
年初,深圳启动“跨境金融服务走进各区”活动,已在罗湖、福田两区举办,围绕跨境金融服务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和跨境人民币服务外贸高质量发展两大主题,提供常态化金融服务。
2024年2月,深圳实施高水平试点政策,提升跨境贸易投资便利化水平。截至2025年3月末,超1500家企业享受便利化政策,业务规模超1400亿美元。
深圳不断拓展银行跨境电商结算渠道,支持外综服企业代办跨境电商出口收汇。截至2025年3月末,累计服务21万家企业,业务规模529亿美元。支持银行凭交易信息办理跨境电商外汇业务,服务商户1.3万家,业务量领先全国。同时,支持外贸新业态使用跨境人民币结算,累计结算金额达1.2万亿元。
“跨境理财通”业务方面,深圳银行新增个人投资者2.7万名,跨境收付合计420亿元,较初期增长超6倍,占大湾区近五成。
(文章来源:深圳商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