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新华财经报道,政府投资基金正从“后置激励”迈向“主动赋能”,以耐心资本角色重构发展逻辑,助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安永战略与交易咨询合伙人陈播耘剖析了政府投资基金的3.0时代,指出并购基金将成为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采用双轨策略推动产业发展。

新华财经上海4月23日电(记者郭慕清)当前,地方政府投资基金正从“后置激励”迈向“主动赋能”,扮演耐心资本角色,重构发展逻辑,以期撬动区域产业链重构与经济升级。这一变革中,如何平衡耐心资本的市场化运作与战略目标?地方政府又该如何破解产业同质化困局?安永战略与交易咨询合伙人陈播耘在接受专访时,深入剖析了政府投资基金的3.0时代。

陈播耘指出,政府投资基金已迈入3.0时代,从税收返还、风险投资到控股并购,政府资本正以更深度、更精准的产业整合能力,推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这种转变背后,是经济增速换挡、注册制改革及地方财政转型等多重逻辑驱动。

在并购基金如何激活乘数效应的问题上,陈播耘表示,政府资本从“财务投资者”转向“战略主导者”,通过控股并购掌握决策权,系统性引导产业落地,既能解决企业扩张的资金瓶颈,又能通过产业链协同创造乘数效应。

对于地方国资收购上市公司的模式和特点,陈播耘认为,当前并购趋势呈现出从小额投资转向大额资金投入的特点,并购基金将逐渐成为投资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地方政府投资基金普遍采用双轨策略,一方面赋能辖区内企业,另一方面吸引外部优质企业落户。

在谈到城市投资基金的分化趋势时,陈播耘指出,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资金充裕,活跃度高,而弱二线和部分三线城市资金实力减弱。小城市倾向于借助大平台力量,以增强谈判话语权,实现差异化发展。

此外,陈播耘还就并购基金的本土化难题进行了探讨,指出并购基金的盈利模式正在转变,需要精耕细作。并购基金的套利主要来自运营管理提升、谈判降低并购估值及债务杠杆等方面。政府资金虽相对耐心,但若从市场化角度投资并购,仍需关注投资回报。

在实际操作中,部分地方政府直接参与并购时,往往因基金管理人落地情况不理想而面临挑战。安永在帮助企业进行尽调或为LP尽调基金GP时,会重点关注基金GP对地方政府招商承诺的兑现情况。

(文章来源:新华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