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蚂蚁消金2024年发布年度报告,实现营业收入152.13亿元,同比增长76.31%;净利润30.51亿元,同比增长1913.64%,成为最赚钱的消费金融公司。持牌消费金融行业竞争激烈,蚂蚁消金领跑市场,中尾部机构奋起直追。

  4月22日,重庆蚂蚁消费金融有限公司(简称“蚂蚁消金”)发布2024年度报告。2024年,该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52.13亿元,同比增长76.31%;营业利润35.81亿元,同比增长2090.20%;净利润30.51亿元,同比增长1913.64%,平均一天赚约834万元,这一数据使其超越招联消金,成为2024年“最赚钱”的消费金融公司。蚂蚁消金的惊人业绩成为持牌消费金融行业的焦点。

  时代周报记者就蚂蚁消金业绩等相关问题致电该公司并发送采访提纲,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目前,在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中,已有16家持牌消金机构发布2024年年报。整体来看,2024年消金行业业绩呈现“头部缩表、腰部赶超”的态势,整体业绩两极分化特征明显,老牌头部机构如招联消金、兴业消金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而以建信消金、中邮消金为代表的中尾部机构业绩增速亮眼。这种分化趋势反映了消费金融市场的激烈竞争。

  对此,素喜智研高级研究员苏筱芮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一方面,部分头部消费金融机构在不良承压背景之下主动收缩业务规模,也有机构在探索从线下逐步向线上转型的过程中产生“阵痛”;另一方面,部分腰部机构出于本身规模基数较小、股东加大支持力度、切入差异化场景赛道等因素,迎来较好的增长期。

  蚂蚁消金总资产达3137.51亿元,稳居持牌消金机构资产规模榜首。

  蚂蚁消金于2021年6月4日成立并开业,主要承接蚂蚁集团旗下“花呗”“借呗”业务,股东包括蚂蚁集团、杭州数据集团、传化智联、宁德时代等。2023年,蚂蚁消金连续完成两轮增资,注册资本增至230亿元,位居31家持牌消费金融公司之首。成立后,蚂蚁消金的业绩表现波动较大,但2024年实现了显著增长。

  博通分析金融行业资深分析师王蓬博告诉时代周报记者,2024年蚂蚁消金净利润暴涨的主要原因是其2023年基数较低,2023年增资后,依照行业通用会计准则,蚂蚁消金增加了大额一次性拨备计提,导致当年利润较低。2024年这一影响消失,利润回归正常水平,使得净利润同比出现大幅增长。

  截至2024年末,蚂蚁消金资产总额达3137.51亿元,同比增长30.91%;净资产为260.03亿元,同比增长13.33%,持续保持持牌消金机构资产规模领先地位。

  2025年2月26日,蚂蚁消金发布变更公告,其经营范围有多项调整,旨在进一步优化业务结构,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增强市场竞争力。

  16家持牌消金机构业绩出炉,展现了消费金融市场的多元化格局。其中,蚂蚁消金、招联消金、兴业消金、马上消金4家机构营收过百亿,蚂蚁消金、中邮消金、宁银消金、小米消金、建信消金5家机构净利润增速超过50%。

  制图:时代周报

  具体来看,蚂蚁、招联继续领衔第一梯队,但不同于蚂蚁消金,招联消金2024年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出现下滑。此外,兴业消金、中银消金等机构的营收和净利润也双双下滑,反映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对于兴业消金、中银消金等净利润下跌的原因,王蓬博认为,市场竞争激烈,部分消金机构传统上依赖大额贷款和线下业务,这种模式在当前市场环境下显得不够灵活,加之资产质量下降,长尾客群的违约风险增加,不良贷款率上升,核销不良资产增加了成本,压缩了利润空间。

  与此同时,中邮消金、宁银消金、小米消金、建信消金等中尾部机构奋起直追,业绩表现亮眼。这些机构通过加强股东协同、与其他机构合作等方式,拓展业务渠道,提升了经营效益。

(文章来源:时代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