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金融成为重要议题。近日,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旨在完善养老金融体系,推动高质量发展。该制度将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市场透明度和规范性,促进养老金融创新。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养老金融作为养老体系的重要支柱,其高质量发展亟需科学统计工作支撑。近日,央行等四部门联合印发《金融“五篇大文章”总体统计制度(试行)》,旨在完善养老金融体系,推动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这一举措将带来三大积极影响:为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提升市场透明度和规范性、促进养老金融创新和可持续发展。

《制度》明确了统计对象、范围、指标及口径等,实现全覆盖和统一标准。其实施将为养老金融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助力政府精准施策。同时,通过加强统计监测,及时发现市场乱象,推动行业规范化发展。此外,养老金融统计还能挖掘老年群体需求,推动产品创新。

国际社会上,养老金融统计已成为完善养老政策、防范金融风险的重要工具。美国、日本等国通过立法确立统计地位,构建全面统计框架。在技术赋能方面,瑞典、韩国等国利用数字技术重塑统计范式,提升数据更新频率和整合能力。在协同治理方面,英国建立数据共享联盟,实现跨部门数据互通。

我国养老金融统计仍处于起步阶段,面临数据碎片化、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为此,应积极借鉴国际经验,完善法律法规,加强立法保障;推动数字转型,构建智能化统计平台;加强数据治理,提升数据质量;健全协同机制,打破部门壁垒,实现数据共享。

养老金融统计是养老保障体系的“数字基石”,其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养老金融的高质量发展。通过加强统计工作,将为我国养老金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版专栏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

(文章来源:证券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