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2025年4月以来,已有6家消费金融公司挂牌9期不良资产转让项目,规模庞大。转让折扣不断走低,已突破一折“地板价”。此举有助于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金融资产良性循环。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叶麦穗广州报道消费金融公司正加速“出清”不良资产,成为市场焦点。自2025年4月以来,已有6家消费金融公司挂牌9期不良资产转让项目,规模庞大,引发广泛关注。

 多家消费金融公司挂牌转让不良资产

根据银登中心官网公告,4月14日,招联消费金融一日之内披露了两期个人不良贷款(个人消费贷款)转让项目,分别为2025年第6期和第7期。其中,第6期未偿本息总额为6.79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达1072.73天;第7期未偿本息总额更是突破10亿元,达到10.7亿元,加权平均逾期天数为1269.72天。两期合计转让不良资产总额高达17.49亿元。

除了招联消费金融外,2025年4月以来,捷信消费金融、南银法巴消费金融等也积极挂牌转让不良资产。南银法巴消费金融本月披露了两期转让项目,涉及债权金额合计超过5亿元。此外,幸福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以及金美信消费金融等机构也各有一期不良资产转让项目。

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于4月10日挂出年内第三笔个人消费贷款批量转让项目,涉及3216户个人不良债权,债权金额合计2.7亿元。而就在3天前,该公司还挂牌了另一笔涉及债权金额约3.08亿元的转让项目。

厦门金美信消费金融、平安消费金融等机构也相继发布了不良资产转让公告,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从数千万到数亿元不等。整体来看,消费金融公司正加大力度处置不良资产。

回顾去年,消费金融公司处置不良资产的步伐已经明显加快。银登中心数据显示,2024年消费金融公司不良贷款转让成交规模合计达414.4亿元。

对于消费金融公司加速不良资产出清的原因,招联消费金融表示,这有助于化解金融风险,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促进金融资产良性循环和金融机构稳健发展。南银法巴消费金融也强调,不良贷款转让流程规范且价格公允,确保了公开、公正、公允。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认为,消费金融公司加速不良资产出清,主要是为了提升资产质量,减少潜在损失和风险,更好地满足监管要求。

 不良资产包转让折扣低至一折

值得注意的是,消金公司的不良资产包转让价格已经突破“地板价”,折扣率不断走低。例如,蚂蚁消金2025年第1期个人不良资产包未偿本息总额为5.81亿元,但公开竞价起始价仅为5020万元,折扣率约为0.86折。而兴业消金2025年第一期1.02亿元的不良资产包,起拍价更是低至457万元,折扣率仅为0.4折。

招联消费金融2025年第6期和第7期转让项目的折扣率分别为0.69折和0.58折。南银法巴消费金融、幸福消费金融等机构的不良贷款转让项目折扣率也普遍较低。

博通咨询资深分析师王蓬博指出,折扣率反映了市场供需双方对资产实际价值的认知差异,与逾期时间、逾期规模等因素有关。不良资产转让试点的积极意义在于促进了个贷批量转让的高效运行,有助于消费金融公司减轻历史包袱,将精力集中在拓客、风控等核心业务上。

王蓬博建议,消费金融公司应从源头提升资产质量,转变粗放经营模式,加强风险管理、合规管理和运营管理,提升自主获客、自主风控等能力,以避免不良资产包的持续扩张。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