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银行业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为银行保险机构指明了方向,构建了坚实的政策框架,推动全行业积极参与养老金融服务,助力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养老需求。

■郝飞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近期发布的《银行保险业养老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简称《方案》)为银行保险机构指明了方向,构建了坚实的政策框架,推动全行业积极参与养老金融服务,以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满足多元化的养老需求。

近年来,银行保险机构在养老金融领域已取得初步成果,形成了稳定的认知架构和服务理念,并不断扩大产品线,创新服务模式。然而,养老金融是一项复杂且需要持续创新的系统性工程,银行保险机构应以《方案》的实施为契机,全方位、深层次推动养老金融服务的创新,构建更为稳固的服务体系。

首要任务是积极融入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丰富养老金融产品供给。在基本养老保险领域,银行保险机构可凭借其广泛的网点布局和专业服务能力,协助社保部门优化流程,提高基本养老保险服务的便捷性。同时,提升服务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的能力,提供定制化的年金管理方案,涵盖产品设计、账户管理到投资运作,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年金收益。

在个人养老金方面,需加大宣传力度,让消费者充分理解个人养老金政策的优势及投资价值,并推出多样化产品,如养老储蓄、养老理财、商业养老保险等,满足不同风险偏好和收入水平人群的需求。

其次,加大对养老产业的金融支持,推动银发经济的发展。银行机构可优化信贷审批流程,针对养老产业项目特点设计专属信贷产品,提供长期稳定的资金支持,助力养老社区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丰富股权和债权投资方式,通过参与养老产业项目的股权投资,注入发展资金,推动企业扩大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保险机构则可发挥风险保障功能,开发多样化养老保险产品,如长期护理保险、健康保险等,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健康保障。同时,利用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特性,为养老产业提供资金支持,实现保险资金与养老产业的良性互动。

此外,银行保险机构还需提升对老年群体的金融服务水平,增强服务的适配性。应关注老年群体的特殊需求,优化网点布局和服务流程,设置老年人专属服务区域,配备专业服务人员。同时,加强金融科技应用,开发适老化线上服务平台,简化操作流程,让老年人轻松使用线上金融服务。

在产品设计上,注重产品的易懂性和便捷性,避免复杂条款和繁琐操作,降低老年人的理解成本和操作风险。还应持续加强对老年群体的金融知识普及和教育,提高其金融素养和风险防范意识。

最后,建立健全内部治理体系,保障养老金融业务的稳健发展。银行保险机构应明确养老金融业务的组织体系,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形成协同效应。同时,建立全流程管理制度,从产品研发、销售到售后管理,确保业务合规、有序开展。将养老金融业务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纳入绩效考核体系,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快数字化转型,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升业务运营效率和风险管控能力,为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文章来源:证券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