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发布《银行业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提出7方面20条措施,旨在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

  科技金融领域又一重要文件出炉。

  金融监管总局、科技部、国家发展改革委4月1日联合发布《银行保险业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从加强科技金融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建设出发,提出7方面20条措施,旨在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

  《实施方案》规划了银行业保险业发展科技金融的“5年目标”:未来5年,银行业保险业将加快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金融服务体制机制,科技金融制度将逐步健全,专业化服务机制、产品体系、专业能力和风控能力将不断完善,外部生态体系也将持续发展。

  科技信贷和科技保险将扩面、提质、增效,为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供更加精准、优质、高效的金融保障。

  要点速览:

  ——增加金融资源供给,引导银行保险资金投向科技创新领域

  ——适当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

  ——支持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和区域科技创新中心等地的高质量发展。

  ——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灵活设置贷款利率定价和利息偿付方式。

  ——深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保险公司投资股市

  ——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支持科技企业进行产业整合

  ——鼓励银行与投资机构合作开展“贷款+外部直投”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加大创业投资支持力度

  政策“组合拳”增加金融资源供给

  当前,我国科技金融稳步推进,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央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四季度末,科技型中小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1.2%;高新技术企业本外币贷款余额同比增长7.5%。

  在制度层面,系列顶层设计与配套文件先后出炉,旨在构建与科技创新相适应的科技金融体制,加强对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和科技型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

  三部门研究制定《实施方案》,旨在引导金融机构进一步加强科技型企业全生命周期金融服务,助力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

  适当提高科技型企业贷款不良容忍度

  做好机制建设,是推动科技金融高质量发展的基石。

  围绕科技金融服务机制建设,《实施方案》提出了健全机构组织体系、优化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等四方面要求。

  具体而言,一是健全机构组织体系,鼓励金融机构完善科技金融服务内部管理架构。二是优化内部考核和激励约束机制,提高科技金融相关指标在内部绩效考核中的占比,切实提升业务人员支持科技创新的主动性。三是做好科技创新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金融服务。四是完善科技金融服务生态体系。

  鼓励“贷款+外部直投” 保险机构加大创业投资支持力度

  各类科技金融产品,是做好科技金融的关键。

  《实施方案》要求金融机构加强科技金融产品体系建设,并提出了五个方面的具体安排,包括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加强与创业投资等机构合作、支持科技型企业债券融资。

  其中,针对加大科技信贷投放力度,《实施方案》明确,加大科技型企业信用贷款和中长期贷款投放。关于优化科技保险保障服务,《实施方案》提出,引导保险公司健全重大技术攻关风险分散机制。围绕推进科技金融政策试点,《实施方案》要求,将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大至具备条件的地区。同时,深化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支持保险公司投资股市。

  《实施方案》还提出,开展科技企业并购贷款试点,支持科技企业进行产业整合。鼓励银行与投资机构合作开展“贷款+外部直投”业务,鼓励保险机构加大创业投资支持力度。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