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允许个人自愿存入一笔钱购买金融产品并享受税收优惠,达到条件后可领取,增加养老保障。个人养老金具有国家政策支持、个人自愿参加、市场化运营等特点,需注意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区别。

自2024年12月15日起,个人养老金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正式实施。这一制度允许个人自愿在特定账户存入一笔钱,目前上限为每年12000元,用于购买符合规定的金融产品,并享受税收优惠政策。达到领取条件后,个人即可领取这笔养老金,为个人养老提供额外保障。

个人养老金制度具有几个显著特点:首先,它受到国家政策的支持;其次,个人可自愿参加;再者,其运营遵循市场化原则;最后,它作为补充养老保险的一部分,丰富了我国的养老保险体系。

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养老金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并不相同,但它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养老保险体系的基石。

那么,哪些人能参加个人养老金呢?在中国境内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或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劳动者均可参与。灵活就业人员同样可以参加,只要他们加入了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有至少一次缴费记录。

参加个人养老金需开立两个账户:个人养老金账户和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前者可通过国家社会保险公共服务平台、全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政务服务平台、电子社保卡、掌上12333App等全国统一线上服务入口或商业银行渠道开立,用于登记和管理个人身份信息,记录缴费、投资、领取等信息。后者则需选择一家符合规定的商业银行开立或指定,用于缴费、产品投资、个人养老金支付等。两者也可通过商业银行渠道一次性开立。

个人养老金缴费由个人承担,目前每年上限为12000元,可选择按月、分次或按年度缴费。

(文章来源:央视财经,关键词:个人养老金、养老保险、税收政策、金融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