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比亚迪公告拟使用600亿元购买理财产品,A股上市公司委托理财回暖。一季度“实施中”项目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85.60%,挂钩美元标的委托理财项目认购资金规模翻倍。银行理财成为新选择,信托产品受关注。

  财联社3月25日讯(记者郭子硕)3月24日晚,比亚迪(002594.SZ)发布公告,公司及公司控股子公司拟使用自有闲置资金购买安全性高、流动性好、中低风险的理财产品或债券产品,资金总额不超过600亿元,稳坐A股上市公司委托理财额度榜首。这一举动引发了市场关注。

  近期,A股上市公司认购委托理财产品出现回暖趋势。据财联社记者观察,近两日A股上市公司委托理财计划披露节奏加快,至少18家公司披露了最新预案。数据显示,一季度A股上市公司达成的委托理财项目中,“实施中”的项目交易规模同比增长185.60%至1057.47亿元,其中挂钩美元标的委托理财项目认购资金规模翻倍。

  银行理财成为上市公司新选择。结构性存款因其周期灵活、预期收益率跑赢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风险较低等特征,仍是上市公司投资的主力军。Choice东方财富数据显示,处于“实施中”的项目中,单笔交易规模最大的项目均投向结构性存款。此外,挂钩美元的理财产品规模增长明显,2025年以来,这类产品数量增至119项,认购规模达73.79亿元人民币。

  值得注意的是,银行理财打破了银行存款在美元产品中的“垄断”趋势,成为A股上市公司认购美元类委托理财产品的新选择。同时,信托产品也受到关注。海信家电近期一次性认购了26.1亿元的金谷信托理财产品,引发市场热议。然而,整体上看,A股上市公司投向信托计划的委托理财规模并未大幅增加,存在一定偶然性。

  展望未来,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A股上市公司在委托理财方面的选择也将更加多样化。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理性分析上市公司的理财行为。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