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大模型助力普惠金融“量增面扩”
AI导读:
2025年全国两会明确“数字+普惠金融”战略方向。政策推动和AI大模型场景化应用下,商业银行加速拥抱AI技术,破解小微金融困局。监管部门出台举措推动普惠金融发展,AI大模型为中小银行破解信用评估难题提供新路径。
2025年全国两会再次明确“数字+普惠金融”深度融合的战略方向,要求金融机构利用科技创新扩大服务覆盖面、提升融资效率。这一战略为普惠金融注入了新的活力。
在政策推动和AI大模型场景化应用的火爆市场刺激下,商业银行正积极拥抱AI大模型技术。通过智能风控、精准授信和自动化运营,这些银行正破解传统小微金融“成本高、风险大、覆盖难”的长期困局。AI大模型技术的引入,为小微金融带来了新的动能。
近年来,监管部门不断出台举措,推动普惠金融“量增、面扩、价降”。据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年末,普惠小微授信户数已超过6000万户,覆盖约1/3经营主体。这表明普惠金融正在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的数据也显示,2024年四季度末,银行业金融机构用于小微企业的贷款余额达到81.4万亿元,同比增长显著。其中,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同比增长14.7%,显示出金融机构对小微企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
近期,多部门联合召开金融支持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强调支持民营经济发展是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内在要求。会议提出,要引导金融机构“一视同仁”对待各类所有制企业,增加对民营和小微企业信贷投放。这为小微金融的未来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新阶段、新形势下,金融服务民营和小微企业仍面临挑战。但AI大模型的爆发和场景化应用加速,为商业银行精准服务普惠小微金融业务注入了新动力。多家银行已成功部署AI大模型,并将其应用于信贷风控建模、智能问答、企业知识管理等核心业务场景。
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已有近40家中小银行开展了Deepseek大模型的技术验证或局部部署。银行业务人士普遍认为,AI大模型可以通过提升风控能力、降低运营成本、优化客户体验来应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挑战。
AI大模型的赋能,为中小银行破解小微企业传统信用评估难题提供了新的探索路径。例如,微众银行通过引入AI大模型,成功提升了信贷审批效率与反欺诈监测准确率,为小微企业提供了更加精准的融资授信和其他金融服务。
随着AI大模型在全流程应用的持续深入,银行在长尾客群的金融服务方面将更加精准高效。AI原生生态的建设也正推动普惠金融业务从“广覆盖”向“深服务”演进。未来,普惠金融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文章来源:中国经营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