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金标准再提升,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望倍增
AI导读: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养老金问题亟待重视。政府提出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再提高20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适当提高。未来十年,有望通过每年提升基础养老金实现倍增计划。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养老金问题愈发凸显其重要性。2025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将加大力度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其中,在完善社会保障和服务政策方面,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将再次提高20元,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也将得到适当提升。
界面新闻注意到,今年发布的一号文件中也对基础养老作出了明确规定,将逐步提高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副教授、北京银安养老金融研究院常务副院长张栋指出:“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再次上调20元,这是改善民生、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最直接体现。”这一调整将直接惠及城乡老年人,提高他们的养老收入。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式现代化研究院院长张翼对政府报告中提到的养老金调整持肯定态度。他表示,如果从今年起至2035年,每年将个人的基础养老金部分每月持续提升20元,或在财政收入较好的年份提升30元,那么有望在10年内实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倍增计划。
养老金占比持续增加,但城乡差距仍大
张翼指出,当前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体制机制相对健全,但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待遇却相对较低。参与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的人群中,农村居民占据主要地位,对于年满60周岁的待遇领取人来说,当前的领取标准仍然较低。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是我国社保基础养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主要面向未就业城乡居民,由政府主导,采取个人缴费、政府补贴、集体补助、社会资助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数据显示,当前城镇职工退休人员月均养老金约为3500元,而全国1.78亿城乡居民养老保险领取者的月均待遇仅为223元。
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24年末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达到3.1亿,占全国人口的22%,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15.6%。
张栋认为,农村老人养老困境主要体现在服务保障和经济保障两方面。当前,农村地区普遍呈现空心化趋势,老年群体在家中往往缺乏照料。同时,随着农村老年人主要收入来源的变化,养老金在总收入中的占比持续增加,但整体而言,养老金对老人的帮扶作用仍然有限。
自2014年7月1日起,我国基础养老金发放标准首次上调,从每人每月55元增加至70元。此后,基础养老金又经历了多次调整,到2024年为止,全国最低标准已达到每人每月123元。2024年基础养老金上涨了20元,涨幅超过19%,成为近年来涨幅较大的一次。
然而,尽管农村养老金水平在逐年提高,但整体而言,对老人的保障力度仍然不足。特别是在北京和上海等特大城市之外,其他地区的农村养老金水平仍然较低。
张翼表示,城镇职工退休人员的平均养老金是城乡居民平均养老金的十几倍,这种差距拉大了城乡发展的不平衡。他建议通过制度建设,实质性提升居民养老金待遇水平,以此拉动内需,促进国内大循环。
张翼建议,未来十年,每年通过将个人基础养老金部分每月提高20元至30元,实现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的“倍增”。到2035年,如果每年将居民养老保险的基础养老金部分每月领取待遇标准提高30元,考虑到物价上涨等因素,我国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部分领取标准将增加到每月近500元。
张翼还建议,在中央财政收入较乐观的年份,可以多增加一些;在中央财政收入稍微紧张的年份,可以适当控制增加额度。以逐年增长、小步快跑的方式,随国力而改善农民到达退休年龄的领取待遇。
此外,为保证倍增计划的实施,张翼建议按照当前居民养老保险制度配置,在财政运作方式上,中西部地区每年提升所需要的资金主要由中央政府承担;东部地区由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各承担50%。
作为经济发达地区,上海市的城乡养老金标准通常较高。2024年,上海市的调整金额高达90元。同时,甘肃省陇南市和江苏省昆山市等地的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也有所调整,但调整金额和调整后标准因地区而异。
未来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是否还会继续上调?上调的幅度有多大?张栋表示,这取决于财政状况。但可以预见的是,养老金将继续保持上涨势头,尤其是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
未来,我们可能会考虑将物价、居民收入水平上涨等因素纳入养老金调整范围,以确保养老金的调整更加合理、科学。
(文章来源:界面新闻)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