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春晚出圈,引爆机器人租赁市场
AI导读: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春晚扭秧歌表演后迅速走红,带动了机器人租赁市场的热潮。G1机器人成为抢手货,租金高涨,租赁商纷纷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市场需求。但未来机器人租赁市场能否持续火爆,还需看机器人能否提供更多功能。
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在春晚扭秧歌扭出圈,迅速点燃了机器人租赁市场。刚过完年,就有人专程飞往西安,找西安牛人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李攀租宇树科技人形机器人G1,甚至不惜花费5000元左右为机器人“包车”前往活动现场进行互动。
李攀从事机器人租赁业务已近6年,他透露,目前拥有G1资源的商家档期已排到两个月以后。G1的租金高达每天1万元,甚至可达3万元。而其他机器人的日租金则在几百元到两三千元不等。春晚前,G1的日租金大约在6000元左右。
然而,当前机器人应用场景相对有限。为满足客户语音交互等互动需求,一些租赁商已经开始与国内开发者合作,对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租赁商和开发者普遍认为,未来机器人租赁市场需要提供更多功能的机器人,否则租赁热潮可能只是暂时的。

2月28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木棉花酒店,宇树科技G1与云深处科技机器狗共同亮相。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英姿摄
扭秧歌机器人引爆租赁市场,上春晚日租金破万
机器人租赁市场在过去一年就订单不断。有商家花费近20万元购买了两台G1,不到半年时间就已回本。春晚的扭秧歌表演更是加速了G1的火爆。李攀手里的两台G1从2月16日到2月底都忙个不停,其中一台的档期已经排到了4月5日。据了解,有租赁商的G1档期甚至排到了5月。
李攀从2015年开始生产送餐机器人,2018年涉足机器人租赁业务。目前,他的公司既从事整机销售,也提供机器人租赁服务,手里可供出租的智能设备大约有1000台,包括宇树科技、优必选、康力优蓝、锐曼等品牌的机器人。
春晚前,李攀的主要客户是高校、地产、商场等行业。春晚后,他感受到“各地开工、开业搞活动的都在寻找这台机器人”。客户包括活动公司、合作机构,甚至有直播从业者找上门来。地域方面,黑龙江哈尔滨、辽宁沈阳、陕西榆林、广东深圳、浙江杭州等地的客户都有,其中杭州预订的最多。
据李攀观察,G1的租赁价格目前普遍在1万元左右一天,而在春节前大约是6000元一天。省外有客户租到1.5万元一天,也有8000元一天的报价,甚至有些高达3万元一天。不同地区机器人租金报价差异较大,主要取决于距离、机器人数量、档期等因素。
虽然李攀只有两台G1可以调动,但他表示可以通过关系协调二三十台资源。协调来的机器人出租时,他会给对方一个正常价,对方再给客户报价,从中获取一些信息费。
其他品牌的机器人租金则从几百元到两三千元不等。例如,下象棋的机器人一天大约500元;优必选跳舞机器人单台大约两百至三百元,但通常都是群控的,一次需要大约10台;轮式迎宾机器人一天大约2000元。
机器人租金通常包含机器本身的使用费、交通费、设备操作人员的食宿及调试费、设备损耗费等。一场大型活动一般需要配备五六人,小型活动配两三人,单独活动配1个人。
记者以买家身份咨询数位二手租赁平台商家后发现,平台上的机器人主要分为两种租赁方式:一种是配备技术人员,可以免押金和邮费,但买家需承担技术人员的差旅、人工等费用;另一种是不配备技术人员,买家在支付基础租赁费用外,还需承担邮费及6万至10万元的押金。
机器人功能待拓展,租赁商与开发者携手二次开发
这波租赁热潮能否持续?目前,机器人出租后大多还是参加商演活动,仅靠基础版无法满足语音等更进一步的交互需求。即使是上了春晚的G1,其基础版也只能提供遥控器上的功能。

G1配备的遥控器。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英姿摄
2018年,李攀开始出租经过二次开发的机器人。他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专门研发公司等合作,对机器人进行二次开发,以满足相对复杂的客户需求。
然而,不是所有的需求都能通过开发来满足。例如,需要机器人既跑跳又做其他复杂动作的综合需求,可能无法承接。深蓝学院机器人业务线负责人施祺表示,他们会评估需求的可行性,并在短期内提高机器人的下限。
“阿蓝”是一台经过开发的G1机器人。2月28日,它首次走出实验室,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木棉花酒店的舞台上展示了其语音交互能力。施祺表示,阿蓝已经接入Deepseek,可以根据语音指令进行转弯、行走、回答问题。
在机器人租赁市场上,除展演需求外,还存在希望机器人替代重复性劳动的需求,如巡检、迎宾、客服等。施祺认为,未来机器人需要提供更多能力,而不只是简单行走。李攀也表示,如果人形机器人能开放跳舞、语音互动功能,接入大模型,或做一些引领、抓取工作,互动问答更灵活些,也许能在商场活动中有更多落地机会。
据贝壳财经记者不完全统计,目前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宇树科技、上海智元、加速进化等机器人厂商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开源。此外,深圳市也发布了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强调要面向具身智能领域建设开放创新平台、开源社区等。
李攀认为,如果机器人功能有限,当前的租赁热潮可能会在四月底有所消退,除非有新的机器人产品或新功能出现。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韦英姿、韦博雅,实习生牟书瑶
(文章来源:新京报)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