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和工业和信息化局接连发布《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和《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目标到2027年和2026年,在机器人和AI终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形成千亿级产业集群。

仅仅一日内,深圳市便针对“AI+”中的终端与具身智能机器人,接连发布两份计划。

深圳市科技创新局印发《深圳市具身智能机器人技术创新与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7年)》(下文简称“《机器人计划》”);

深圳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发布《深圳市加快推进人工智能终端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5—2026年)》(下文简称“《AI终端计划》”)。

其中,《机器人计划》提出,目标到2027年,在机器人关键领域取得突破,新增培育估值过百亿企业10家以上,营收超十亿企业20家以上,关联产业规模达到千亿以上,形成国际领先的产业生态。重点支持核心零部件、AI芯片等关键技术攻关。

值得注意的是,就在2月28日,北京也印发了类似的行动计划,聚焦具身智能关键技术,提出到2027年培育不少于50家核心企业,推动万台具身机器人规模落地。

另外,《AI终端计划》提出,目标到2026年,人工智能终端产业规模达8000亿元以上,集聚不少于10家现象级企业,推出50款以上爆款产品,打造60个以上典型应用场景。

其中“重点品类”包括人工智能手机、计算机、平板电脑等。近年来,深圳已多次发布智能终端行动计划及支撑举措,本次则细化聚焦到AI终端。

深圳近日在“AI+”方面布局力度明显加大,设立100亿元人工智能和机器人产业基金,聚焦软件、硬件、具身智能等方向。另外,深圳将多渠道募集45亿元资金,专项用于模型、语料、场景补贴等,为企业提供算力资助。

据《科创板日报》不完全统计,A股中深圳AI相关消费电子、机器人、芯片等行业公司众多。

(文章来源:科创板日报)

关键词:AI终端,具身智能机器人,深圳行动计划,人工智能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