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中国核电斥资10亿元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加速核聚变领域研究向商业化应用发展。尽管面临技术突破和商业化落地的不确定性,但核聚变能被视为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市场前景广阔。


中国核电(601985.SH)斥资10亿元,加速推进我国核聚变领域研究,向商业化应用迈进。尽管公司在风险提示中指出,可控核聚变技术仍处于发展阶段,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昨晚,中国核电公告宣布,拟通过增资方式参股中国聚变能源有限公司,投资总额达10亿元。

经评估,此次对外投资构成关联交易,但未触及《上市公司重大资产重组管理办法》规定的重大资产重组标准。交易将以现金方式完成,不涉及股份发行,亦不会导致公司控制权变动。

中国核电表示,此次投资旨在响应国家未来产业战略,落实核能“三步走”战略,前瞻性布局核聚变能源领域,为未来聚变堆商业化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近年来,我国核聚变研究取得显著进展。2023年12月,聚变公司正式揭牌,中核集团牵头成立的可控核聚变创新联合体在四川成都宣告成立,成员涵盖24家央企、科研院所及高校。

2025年以来,核聚变领域研究持续突破。1月,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成功研制出强流直线等离子体装置“赤霄”,标志着我国成为继荷兰后第二个拥有此类装置的国家。

中国核电在公告中也进行了风险提示:可控核聚变技术面临长期研究和大量资金投入,技术突破存在不确定性。短期内,投资聚变公司实现盈利的可能性较低,商业化落地亦面临风险。

核能“三步走”战略,即“热堆-快堆-聚变堆”,自1983年提出以来,一直指引着我国核能发展方向。

中核集团党组书记、董事长余剑锋在2024年7月的核能“三步走”院士论坛上表示,将大力推动热堆、加快快堆发展,并积极推动聚变研发,打造世界一流的中国聚变平台企业。

核聚变能,作为人类理想的终极能源,具有诸多优势,如燃料丰富、清洁、安全性高及能量密度大等。可控核聚变旨在实现安全、持续、平稳的能量输出。

据核聚变工业协会《2024年全球聚变行业报告》预测,2030-2035年间,全球核聚变装置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26万亿元。

(文章来源:财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