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Seek医疗应用引热议,AI辅助医疗前景与挑战并存
AI导读:
DeepSeek在医疗领域引发关注,有人用它看病但存在争议。AI医疗水平参差不齐,但已应用于多家三甲医院。合规风险是AI医疗发展的关键问题,医疗处方仍需专业医生开具。AI医疗未来发展前景广阔,但需与医疗机构、医患需求相匹配。
蓝鲸新闻2月24日讯 Deepseek热潮下,有人用它算命,有人则用它来看病。近日,互联网上涌现大量使用DeepSeek求医问药的帖子,有观点认为DeepSeek已达到三甲医院专家的水平,但也有人对AI看病开方持审慎态度。
有人带着DeepSeek的诊断结果来门诊,但AI依然无法替代医生
DeepSeek的热潮已经席卷到医院。上海某三甲医院ICU医生、播客《去病三分糖》主播糖医生透露,近期有不少患者会带着DeepSeek的回复来问诊,也有人用AI来解读医疗报告。

糖医生坦言:“这有点像以前患者用百度看病、根据小红书挑选医生,现在则是向DeepSeek问诊。AI回答的公信力较高,但仍有局限性,会增加医患沟通成本。然而,医疗本身就是一个信息差极大的行业,患者使用AI工具自查也很正常。”
AI求医问药的水平究竟如何?以DeepSeek开具的中医药方为例,有医生表示其用药思路和处方基本达到初学者水平,包括药味数量、加减调整、煎服方法、注意事项等也都基本符合临床。浙江某三甲医院的中医钱大夫告诉蓝鲸记者,AI的回答相对中规中矩,比较通用但不一定具有针对性。
那么AI问诊的优劣势分别在哪儿?糖医生解释称,在简单、基础、标准化程度较高的诊疗场景,AI给出的建议和人相差无几。它可以替代医生做一些重复性工作,或为部分医生提供诊疗思路、规避盲区。
但面对复杂病例和个体差异,AI显然无法取代人。以AI解读报告为例,大模型会根据各项指标给出多种可能性,但往往难以得出确凿结论。病人通常有多份报告,医生会综合问诊和检查结果给出整体判断。

DeepSeek回答“未来AI会取代医生吗”
一方面,大模型的幻觉问题仍未解决,相关医疗类语料不够专业。当数据存在偏差时,AI可能给出错误判断。另一方面,患者可能难以准确描述症状,而医生有自己的问诊思路和逻辑,能问出患者未意识到的信息。
AI不能替代医生的另一重关键原因是合规风险。早在2022年,国家卫健委、国家中医药局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试行)》中,就对人工智能的使用有多处限制。近日,湖南省医保局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基本医疗保障定点零售药店管理的通知》,也严禁使用人工智能等自动生成处方。
在我国,医疗处方必须由具备资质的医疗机构和专业医生开具。糖医生坦言:“AI不会为开具的药方担责,但医闹对AI也束手无策。”AI给出的医疗建议及药方下面,通常会有一行声明,如“建议线下就诊”、“请以医生处方为准”。

短期内,AI更适用于提供辅助诊断和治疗建议,起主导作用的仍是医务人员。糖医生认为,医疗AI技术的落地需要与医疗机构、医患三方需求相匹配,未来非常有前景且可实现,当下各界也在积极调整。
据证券日报报道,导诊与读片是现阶段大模型在医院的主要应用场景。比如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的“小红”AI患者助理融合了情感分析技术,可提供情感回应和更清晰的医疗咨询解答;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的“瑞智病理大模型”拟应用于病理科图像的辅助分析。
此外,辅助诊断、手术智能导航等更复杂的医疗场景也逐渐开始应用大模型。有行业人士表示,AI大模型有望进一步与基因组学、影像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多学科数据深度融合,实现个性化治疗,并打通从诊断到治疗、康复的全流程。
日前,我国迎来了首位AI儿科医生。受访业内人士表示,儿科也称为“哑科”,因为小孩子说不清,所以在判断上会相对难,是临床医生眼中比较复杂的学科。
据潮新闻报道,2月13日,在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会诊中心,我国首位专家型AI儿科医生正式上岗,与13位儿科专家共同完成了一场疑难病例多学科会诊。在对一名8岁男孩的“AI儿科医生+多学科专家”双医并行多学科会诊中,工程师将患者的主诉和病历资料输入模型后,AI儿科医生给出了与专家组会诊结果高度吻合的建议。
对于AI医疗的发展,既要积极,也要理性。受访三甲医院医生糖医生表示:“医疗就像创作,AI给我们省时省力,也提供创意,但我们不能偷懒,依然要有自己的判断和思考。”
(文章来源:蓝鲸财经)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