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但存在分布不均、标准不明确等问题。相关部门表示将持续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大力推进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充电设备质量安全管理,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充电基础设施作为重要的交通能源融合类基础设施,对支撑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推进新型电力系统建设、助力实现“双碳”目标具有关键作用。截至2024年年底,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达到3140万辆。然而,随着新能源汽车的高速增长,充电基础设施暴露出分布不均、标准不明确等问题,引起了广泛关注。

针对这些问题,郭会琴等三位在粤全国人大代表在全国两会上提交了《关于进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车充电设施顶层设计的建议》。相关部门积极回应,表示将持续优化充电基础设施网络布局,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并强化充电设备质量安全管理。

建议加强充电设施规划布局

公安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汽车总量的8.90%,其中新注册登记新能源汽车占比高达41.83%。为构建高质量充电基础设施体系,郭会琴代表指出,需解决公共充电设施区域分布不均、充电设施建设标准不明确、充电设备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

她建议加强充电设施规划布局,在国道、省道、高快速路的服务区和加油站内适度超前布局充电设备,打造高效安全的城际充电网络。同时,完善充电设施建设运营标准,加强充电设施标准顶层设计,并强化充电设备质量安全管理,确保新能源车辆充电安全。

答复:已累计建成充电桩992.4万台

对于代表的建议,国家能源局会同相关部门表示,我国充电基础设施近年来快速发展,截至2024年5月底,已累计建成充电桩992.4万台,总体车桩比达到2.4:1。在加强充电设施规划布局方面,国家能源局持续优化网络布局,加快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补齐重点城市之间路网充电基础设施短板。

下一步,国家能源局将统筹推进相关指导意见落实,指导各地优先利用存量土地资源,加快推动充电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深入推进公路沿线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便捷高效的城际充电网络。同时,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将大力推进充电基础设施标准体系建设,完善充电设备施工安装运维标准,推动大功率充电技术标准应用,促进行业规范发展。

此外,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还将积极推动充换电技术标准国际化,参与国际标准合作,提升中国方案和中国标准在国际电动汽车充电设施领域的影响力。

(文章来源:羊城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