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蚂蚁集团近日开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岗位,年薪高达百万元。同时,苹果、华为等科技巨头也正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领域。市场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有望在多个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应用。

【导读】蚂蚁下场自研人形机器人,科技巨头竞相布局

近日,某招聘平台信息显示,蚂蚁集团正开放招聘具身智能人形机器人系统和应用等岗位,年薪高达百万元。这一举动标志着蚂蚁集团正式进军人形机器人领域。

蚂蚁集团表示,去年已注册成立了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专注于具身智能技术和产品的研发。未来,蚂蚁将持续加大AI领域的投入,深化布局。

蚂蚁自研人形机器人,高薪招聘人才

例如,人形机器人硬件结构设计师岗位,月薪在4万元至7万元之间,部分岗位年薪最高可达112万元。这些岗位主要负责机器人本体结构设计,确保机械结构合理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有负责机器人运动控制的岗位,月薪在3.5万元至6.5万元之间,年薪最高可达104万元。这些岗位专注于优化运动控制算法,实现软硬件集成。

从职位要求来看,应聘者需具备电子、电气、自动化、计算机等相关专业背景,并有丰富的产品开发经验。蚂蚁集团对人才的渴求,体现了其在人形机器人领域的雄心壮志。

记者从知情人士处了解到,上海蚂蚁灵波科技有限公司为蚂蚁集团具身智能项目的招聘主体,该公司成立于2024年12月,注册资本高达1亿元。

市场分析认为,蚂蚁的入局将为行业注入新鲜血液,推动人形机器人技术的快速发展。同时,这也释放了科技巨头竞相布局人形机器人的强烈信号。

科技巨头加速布局,人形机器人前景广阔

工信部《人形机器人创新发展指导意见》指出,到2025年,人形机器人创新体系将初步建立,整机产品将实现批量生产,并在特种、制造、民生服务等场景得到示范应用。

随着人形机器人从技术研发步入商业应用阶段,苹果、华为、百度等科技巨头正加速入场。此外,特斯拉英伟达以及比亚迪等车企也已切入这一赛道。人形机器人市场的竞争日益激烈。

公募基金经理表示,人形机器人行业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类比汽车行业,人形机器人的渗透率、更换频率和产业地域集中度可能更高。未来,人形机器人有望在工厂生产、安防巡检、物流配送等领域率先实现商业化应用。

(文章来源:中国基金报,关键词:人形机器人、蚂蚁集团、AI技术、科技巨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