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AMC股权划转中央汇金,加速回归不良资产主业
AI导读:
2月14日,中国信达资产、中国长城资产、中国东方资产分别发布公告,控股股东财政部拟将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划转至中央汇金。此举标志着四大AMC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将进一步回归不良资产处置和金融风险化解主责主业。
2月14日,中国信达资产、中国长城资产、中国东方资产分别发布公告,控股股东财政部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其所持有的公司股份全部划转至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中央汇金),此举标志着四大AMC(不良资产管理公司)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经过多年探索与调整,四大AMC正翻开新篇章。继中国华融资产正式更名为中信金融资产并划转股权后,中国信达资产、中国长城资产、中国东方资产三家AMC的股权也正式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这将促使它们进一步回归不良资产处置和金融风险化解的核心职责。
三大AMC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
金融界再次迎来重大变动——中央汇金将成为中国信达资产、中国长城资产、中国东方资产的控股股东,财政部将退出以上三家AMC的持股。
具体来看,中国信达资产公告称,财政部拟将其持有的全部221.37亿股公司内资股(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额约58%)无偿划转至中央汇金。中国长城资产公告提到,财政部拟通过无偿划转方式将所持376.70亿股公司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73.53%)全部划转至中央汇金。而中国东方资产也公告称,财政部拟将所持488.30亿股公司股份(约占公司已发行股份总数71.55%)全部划转至中央汇金。
划转完成后,财政部将不再持有这三家AMC的股份,而中央汇金将分别直接持有约58%、73.53%、71.55%的股份,成为它们的控股股东。尽管股权结构发生变化,但中国信达资产、中国长城资产、中国东方资产仍将保持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身份。
此前市场传言称,这三家AMC将划至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中投公司),但最终股权受让方为中央汇金,它是中投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自2007年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购买中央汇金全部股权并将其注入中投公司以来,中央汇金一直承担着对国有重点金融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重要职责。
四大AMC出资人和监督管理人一体时代终结
亚洲金融危机后,我国于1999年成立了四大AMC,主要用于剥离、处置国有银行等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防范金融风险。起初,这四大AMC的大股东均为财政部,经营期限设定为10年。
10年期满后,四大AMC相继完成了商业化转型和股份制改革,其中中国信达资产、原中国华融资产还在港交所成功上市。
近年来,随着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的完善,四大AMC的股权划转也提上了日程。2022年,原中国华融资产率先完成了股权划转,中信集团成为其第一大股东。
2023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要求完善国有金融资本管理体制,将相关国有金融资产划入国有金融资本受托管理机构。此次三家AMC的股权划转正是这一要求的体现,也标志着存在近25年的四大AMC出资人和监督管理人一体的时代正式落幕。
四大AMC加速回归不良资产主业
在商业化转型过程中,四大AMC不断扩大金融版图,逐渐转型为持有多种金融牌照的金融控股公司。然而,快速扩张也带来了风险的累积。因此,近年来四大AMC纷纷开始“瘦身”,加速剥离非主业资产,回归不良资产主业。
此次三大AMC股权划转至中央汇金后,在发展方向上将带来哪些变化?专家表示,这将有助于提升AMC的资本实力和资源整合能力,并为其未来发展提供更明确的战略方向。一方面,划归中央汇金后,AMC将更加聚焦于不良资产处置和金融风险化解;另一方面,中央汇金控股的金融机构众多,AMC与这些机构之间可能会加强合作,形成更高效的资源整合和协同效应。
随着不良资产处置需求的增加,中国信达、长城资产、东方资产以及中信金融资产等AMC应进一步聚焦主责主业,强化专业化能力和市场化经营,更好地支持服务不良资产处置业务。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关键词:四大AMC、股权划转、中央汇金、不良资产处置)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