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2月14日,苏州市举行“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全面启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并宣布对人工智能领域人才给予高额资助和补贴。近年来,苏州积极融入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2024年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营收2362亿元,增长超20%。苏州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努力打造全球领先的“智造之城”。

  中新网苏州2月15日电 2月14日,在这个电子计算机诞生79周年的日子,2025年苏州市“人工智能+”创新发展推进大会暨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深度行(苏州站)隆重举行。会上,苏州市全面启动了人工智能赋能新型工业化,并宣布对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人才将给予最高1亿元的项目资助和最高1000万元的购房补贴,此举旨在吸引更多人才助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近年来,苏州积极响应国家人工智能发展战略,大力推进人工智能的创新发展与融合应用。2021年3月,苏州成功获批成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2024年,苏州更是将人工智能确定为全市的支柱产业,全力推进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建设。

  据统计,2024年苏州人工智能产业实现营收2362亿元,同比增长超过20%。目前,苏州已聚集了近700家人工智能核心企业,形成了从科创型中小企业到行业龙头的完整企业梯度体系,展现出强大的体系化竞争优势。

  在人工智能领域,苏州致力于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致力于打造“人工智能+”城市。作为“中国最强地级市”,苏州拥有全国最完备的工业体系之一,为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应用场景。

  查阅《苏州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发展报告》,可以发现苏州在工业软件、机器视觉、智能控制无人系统等多个细分领域均已布局,且发展势头强劲。本次发布的《苏州市高水平建设“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的若干措施》提出了14条政策支持,包括支持核心技术攻关、支持大模型创新应用等,单项支持最高可达1亿元。同时,苏州还出台了支持人工智能领域人才发展的政策措施,以“真金白银”激发企业动力、市场活力和产业潜力。

  苏州市市长吴庆文在致辞中表示,苏州将加速打造全球领先的“智造之城”,并努力建设成为“百模千景万算”的“人工智能+”示范城市。

(文章来源:中国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