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培训热背后涌现出“货不对板”“过度包装”等问题。消费者应谨慎选择课程,理性评估价值,避免被不良商家割韭菜。平台也应加强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维护消费者权益。

就在AI新秀DeepSeek席卷全网之时,其相关的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的课程也火了起来。在知识星球App上,“用DeepSeek实战高效赚小钱”社群多日蝉联畅销周榜榜首,启动仅4天就有4000人付费,入账24.8万元。然而,在这场DeepSeek培训热背后,“货不对板”“过度包装”等问题也在不断涌现。

经营者通过提供DeepSeek相关的知识普及和技能培训课程,利用低成本撬动高回报。在小红书等平台上,相关课程售价各异,从几毛钱到几千元不等,涵盖从基础操作到副业技能等各个方面。然而,一些博主坦言,他们看中的正是低成本带来的高回报,抓住风口,线上解答买家问题,销售资料。

消费者对于这类培训的态度则褒贬不一。部分消费者认为,这些社群提供的内容价值不高,多数技巧依赖于向DeepSeek提问,而这些提问方法往往很初级、笼统。有消费者表示,通过向DeepSeek提问和利用网上免费资源,也能获得相似的学习效果。然而,也有消费者表示,通过参加此类社群确实学到了知识。

律师指出,在知识付费过程中,平台具有一定管理责任,有义务对课程内容进行实质性审查,从而保障消费者权益。消费者在面对新技术时的积极学习与适应心理值得认可,然而也需警惕夸大宣传、课程质量参差不齐等问题。消费者应保持理性,注意课程内容的实用性、讲师的资质与经验、课程价格的合理性等风险。在遇到纠纷时,消费者可以通过投诉平台、举报消费者协会或提起民事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关键词:DeepSeek培训、知识付费、课程质量、消费者权益

综上所述,DeepSeek培训热背后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消费者在进行知识付费时,应谨慎选择课程,理性评估价值,避免被不良商家割韭菜。同时,平台也应加强监管,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维护消费者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