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哪吒之魔童闹海》自上映以来票房突破65亿人民币,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彰显中国动画电影实力。影片融入四川元素,展现中国传统文化魅力,引发全球观众共鸣。专家指出,中国动画电影需结合文化创新与市场策略优化,以提升全球影响力。

新华社成都2月7日电(记者卢宥伊)随着《哪吒之魔童闹海》在澳大利亚和北美即将上映,这部备受瞩目的动画电影续作再次点燃了全球观众的热情。墨尔本华人陈晓雪兴奋地表示,她已准备好与朋友一同观看这部期待已久的新作,回想起2019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在澳洲上映时的震撼体验,她对中国动画的进步感到由衷地赞叹。

自2019年上映以来,《哪吒之魔童降世》凭借超过50亿元人民币(约7亿美元)的票房佳绩,不仅成为中国电影市场的黑马,更在全球范围内赢得了广泛认可。五年后的今天,续作《哪吒之魔童闹海》再次以惊人的票房成绩,自1月29日上映以来已突破65亿人民币大关,成功登顶中国影史票房冠军,彰显了中国动画电影的强大实力。

成都可可豆动画影视有限公司总裁、电影制片人刘文章表示,中国电影产业的蓬勃发展不仅体现在票房的屡创新高上,更在于其成为拉动内需的重要力量。他强调,作为电影创作团队,他们致力于通过动画这一形式,向全球观众展示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哪吒》系列电影的成功并非偶然。其精良的动画制作和深刻的文化内涵赢得了观众的一致好评。更重要的是,该系列电影所展现的全人类共同价值,如自我认同、价值实现、亲情友情等,使得哪吒这一中国传统神话角色能够跨越文化和国界,与全球观众产生共鸣。

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夏志强指出,哪吒在电影中并非生来便是英雄,而是在挣扎与抗争中逐渐找到属于自己的道路。这种“我命由我不由天”的精神与全球观众对勇气、成长和自我突破的渴望紧密相连,使得哪吒形象深入人心。

在动画电影全球化的趋势下,《哪吒》系列电影的成功不仅在于其精良的制作和深刻的内涵,更在于其对中国地方文化特色的保留和发扬。刘文章介绍道,他们在创作中融入了大量的四川元素,如三星堆遗址和金沙遗址的青铜人像等,这些独特的造型不仅为电影增添了神秘感和视觉冲击力,更让观众对古蜀文明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此外,影片还对太乙真人的形象进行了全新诠释,将其设定为一位带有四川方言的喜剧角色,为电影增添了幽默感和地域特色。这样的改编方式不仅让角色更加生动有趣,也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了四川文化的独特魅力。

然而,专家也指出,尽管中国动画电影近年来发展迅速并逐步进入国际市场,但要形成更为深刻的全球影响力,仍需面对诸多挑战。夏志强总结道:“《哪吒》系列的成功表明,中国动画电影不仅有本土观众基础,也有在国际市场竞争的潜力。这或许只是一个开始,未来,我们将看到更多中国动画在全球市场崭露头角,但前提是必须结合文化创新与市场策略优化。”

(文章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