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深度融合引领自动驾驶新竞赛,DeepSeek成行业焦点
AI导读:
在AI技术的推动下,自动驾驶领域迎来新变革,岚图、吉利等车企纷纷与DeepSeek模型深度融合,推动高阶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技术的发展。同时,长安汽车、比亚迪等也公布智驾战略迭代计划,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将是智能驾驶赛道的重要拐点。
在人工智能(AI)技术的迅猛推动下,自动驾驶领域已迈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告别了单纯依赖硬件堆叠与算力比拼的旧时代。如今,一场聚焦于AI深度融合的高阶智能驾驶与智能座舱的“新竞赛”正蓄势待发,引领行业迈向新的高度。
2025年2月7日,岚图汽车正式宣布,其已成功实现与前沿AI模型DeepSeek的深度整合。岚图知音车型作为先锋,将成为业内首款搭载DeepSeek技术的量产车型。此前,岚图的逍遥座舱系统已率先完成了DeepSeek全系列模型的接入与部署工作,预计自2月14日起,岚图知音用户将通过OTA(空中下载技术)更新,率先体验这一创新成果。
就在岚图宣布这一喜讯的前一天,吉利汽车也传来捷报,其自研的大型AI模型星睿与DeepSeek实现了深度协同。吉利计划利用这一合作契机,对星睿车控FunctionCall大模型、汽车主动交互端侧大模型等核心组件进行深度蒸馏训练。这一举措将使得吉利智能汽车AI系统能够更精准地理解用户的模糊指令,高效调用近2000个车载接口,同时基于车内外复杂场景,主动分析并预测用户需求,为用户提供包括车辆控制、主动对话、售后服务在内的全方位智能化体验。
近期,DeepSeek凭借其在AI领域的卓越表现,赢得了包括微软、英伟达、AWS在内的众多行业巨头的青睐,华为也与DeepSeek携手,共同探索AI技术的新边界。业内人士指出,在自动驾驶这一急需AI技术“催化”的赛道上,未来将有更多汽车制造商、供应商及初创企业选择与DeepSeek等AI技术提供商建立合作关系,共同迎接“AI双智”(智能座舱、智能驾驶)时代的到来。
在“AI智驾”等趋势的引领下,自动驾驶领域的竞争态势愈发复杂多变。众多汽车制造商在新的一年伊始便纷纷公布智能驾驶战略的迭代与转型计划。长安汽车在发布近七年后的智能化战略“北斗天枢”计划,将于2月9日迎来全新的“2.0版本”。长安汽车在近期接受机构调研时表示,公司将坚定不移地推进数智化“北斗天枢”、新能源“香格里拉”、全球化“海纳百川”三大计划。未来五年内,长安汽车计划累计投入超过2500亿元,推出50余款数智化新车型,覆盖纯电、增程、插混等多种动力类型。
与此同时,比亚迪也宣布了其智能化战略发布会的具体日期。2月10日,比亚迪将重点推介其“天神之眼”高阶智能驾驶系统。此次发布会旨在通过技术创新降低智能驾驶的使用门槛,推动全民智驾体验的普及。据透露,比亚迪的“天神之眼”智能驾驶方案将采用黑芝麻智能的车规级自动驾驶计算芯片,该芯片已正式量产出货,并搭载于比亚迪旗下的腾势品牌车型上。
对于这一合作,黑芝麻智能方面在2月7日回应称,其芯片已被比亚迪采用并实现量产出货,但具体细节暂不便透露。受该消息影响,黑芝麻智能的股价在当日盘中一度飙升50%。而比亚迪的股价也在前一日午盘后出现直线拉升,临近尾盘时封涨停,成交额超过100亿元,总市值突破9000亿元大关。至2月7日收盘,比亚迪股价报收于326.90元,单日涨幅达到5.09%。
业界普遍认为,2025年将成为智能驾驶赛道的重要拐点,而“AI智驾”则是这一新方向的核心。中国工程院院士李骏在“2025年年度中国汽车十大技术趋势”中提到,AI赋能的合成数据将成为自动驾驶研发不可或缺的重要数据资源。小鹏汽车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也表达了对AI技术的乐观预期,他认为2025至2027年将是中国汽车行业竞争最为激烈的三年。同时,他高度赞扬了DeepSeek模型,认为其不仅实现了与OpenAI大模型相媲美的产品体验,更在成本控制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本站立场无关。本站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本站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如对该内容存在异议,或发现违法及不良信息,请发送邮件至yxiu_cn@foxmail.com,我们将安排核实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