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导读:

DeepSeek作为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引发知识付费热潮。本文揭露了DeepSeek付费课程的真相,提醒消费者警惕“AI焦虑税”,并强调谨慎对待夸大宣传。

DeepSeek,这一国产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横空出世,不仅在A股市场掀起波澜,更在各大社交平台霸榜,成为众多自媒体追逐的流量焦点。诸如“DeepSeek:普通人逆袭的最后一波机会”、“普通人用DeepSeek+垂直赛道赚100万”等夸张吸睛的短视频标题,不仅吸引了大量流量,更带动了DeepSeek付费教程的热销。

然而,面对这些诱人的宣传,我们不禁要问:普通人仅凭几节课程就能掌握暴富的秘诀吗?这些售价从几十元到上千元的付费课程,究竟是满满的干货,还是另一种形式的智商税?

DeepSeek热潮下的知识付费盛宴

在各大社交平台,DeepSeek的身影无处不在。从保姆级使用指南到年入百万的教程,无数账号都在传授DeepSeek的相关知识。虽然AI知识能否帮助普通人赚到钱尚存疑问,但可以肯定的是,已经有人靠贩卖AI知识赚得盆满钵满。

在某购物平台搜索“DeepSeek”,各式各样的知识付费课程琳琅满目。其中,有商家教授用户如何在本地安装DeepSeek-R1,一份视频教程往往只需10元左右。某款销量最高的商品标价15.5元,已售出超过1000份,这意味着在短短不到20天的时间内,该商品至少创造了15500元的销售额。

此外,一些店铺名称中直接包含“DeepSeek”字样,店内仅售DeepSeek相关的付费产品,且销量均不俗。许多购买者在评论区给出了好评,认为教程及时全面、安装迅速。然而,也有声音指出,如今国产软件使用便捷,无需像以前使用ChatGPT那样连接国外网站,99%的人都能轻松上手。

除了DeepSeek部署类教程,市场上还出现了操作课程,涵盖注册流程、提示词撰写以及提问技巧等内容,售价大多不超过3元。购买成功后,店铺会自动发货。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短视频脚本文案、AI生成PPT等。

同时,针对特定人群的高价课程也应运而生。某社交平台上,“用DeepSeek做自媒体”课程售价高达699元,“一人公司方法论+DeepSeek”课程更是标价1999元。

这些课程通常采用“限免—私域—变现”的营销手段:先以“三天精通大模型”为诱饵引流至社群,再通过制造AI焦虑或持续广告轰炸促成转化。

对此,有AI领域博主质疑:DeepSeek官方已提供提示词样例,难道不比来源不明的教程更可靠?若利用DeepSeek做自媒体真能赚钱,为何教程售卖方不自己大规模复制操作,反而收取学费?

警惕“AI焦虑税”

春节期间,清华大学一支学术团队围绕DeepSeek如何赋能个体,在视频号“清华沈少阳”上分享学术思考,引发广泛关注。该视频号总结的《DeepSeek从入门到精通》技术文档,在社交网络上持续刷屏。

文档中“当人人都会用AI时,你如何用得更好更出彩”的设问,直击数字化时代人们的“AI焦虑症”。

清华大学新闻学院和人工智能学院双聘教授沈阳表示,当前大模型已具备类博士生的知识处理能力,迫使普通人转型为“AI指挥官”:既要能调动AI工作,又要具备鉴别能力,不迷信AI生成的内容。

沈阳认为,普通人产生AI焦虑是正常现象,也是对无法掌控未来变化的本能反应。知识付费热潮正是这种认知焦虑的货币化体现。但需警惕的是,市场上AI培训课程鱼龙混杂,消费者需仔细甄别。

在沈阳看来,部分课程利用了人性的贪婪和焦虑,通过制造不学习AI就会错过机会、被社会淘汰的恐慌情绪,成功完成私域引流与获利。

事实上,DeepSeek等人工智能工具并非“躺赚”捷径。DeepSeek官方强调,虽然它能辅助人们进行内容创作、数据分析、编程、学习等任务,提升效率,但许多关于“利用DeepSeek快速搞钱”的帖子夸大其作用,甚至存在虚假宣传。部分付费课程可能内容空洞,甚至抄袭公开资料。消费者在购买前需仔细甄别,查看课程评价和作者资质。

(文章来源:大河财立方,内容有删减以符合SEO优化及字数要求)